老妈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自20岁嫁给我老爸,她便离开了家乡,随我老爸颠沛流离,四处奔波,再也没有机会回娘家探望。多年来,回娘家看看,一直是老妈未了的心愿。
老妈年轻时,我们兄妹几个还都小,老妈和老爸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一天到晚地忙碌,根本无暇回辽宁老家探望。老妈从不提回娘家的事,一是怕花钱,二是担心给我们添麻烦。就这样,省亲的事就耽搁下来。
平时,我们断断续续地从老妈口中得知:老妈生于名门望族,姥爷是东北军的军官,家境比较殷实。老妈小时候衣食无忧,经常在锦州一带游玩。
近几年,我们兄妹几人家境相继好起来,有的还买了私家车。双休日,到老妈处聚会时,我们决定帮老妈圆一个跨世纪的梦——陪老妈回娘家省亲!
老妈兴奋得一夜未睡好。次日,天色刚亮,我们一行人便载着老妈驶向锦州。
进入黑山县城时,老妈直喊“车开慢点”——她的眼睛不够用了!70年了,沧海桑田,这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老妈辨认了许久,才找到过去的老城门。老妈边看边感慨:“变啦,全变啦。那里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看,现在都建成商贸区啦!发展得太快啦。”老妈如醉如痴地看着,久久不愿离开。
车子驶进老妈的出生地车屯村时,老妈执意要在村口下车。她坚持要用自己的双脚,踏在故乡的土地上。老太太就这样倔强地不让任何人搀扶,步子稳健地走进了村子。
街道、民居、面孔,眼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崭新的。老妈虽无法将眼前的一切与记忆中的印象对应起来,但她还是执拗地在村中的主街走了个来回。
路上遇到的乡亲没有一个熟识的,但都热情地与老妈打招呼。尽管村民们并不认识这位瘦弱的老人,可是从她话里听出了端倪:她是从这个小村里走出去的“姑奶奶”。于是,这个从家里拎来了土特产——花生,那个从家里背来了辽西的名品——梨干。老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天将黑时,老妈才恋恋不舍地上车。临上车前,我看见她悄悄地用手绢包了路边的一捧土,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