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8日
第23版:23

暑假带孩子做这些事,比补课强

番茄妈

孩子们陆续进入了期待已久的暑假生活。这个暑假如何让孩子过得丰富又充实,却成为每位家长的头号难题。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暑假,可能使一个孩子变得懈怠堕落,也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命运转折点。家长不妨在暑假带着孩子做这些事。

带孩子干一次农活

不少孩子假期天天宅在家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变得越发懒散、堕落。

每年暑假,我都会带儿子回乡下老家小住几天。

除了逃离钢筋水泥的城市牢笼,放松身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带他体验一下劳作的辛苦:带他去田里种菜,从拔草、松土、撒菜籽,到浇水、施肥……每次干完活,孩子总是满头大汗,吃饭更香了,学习的时候也很少抱怨苦与累了。

泡在蜜罐里的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不易,也意识不到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给这些“小树苗”生活的磨砺,让他们适当吃苦,才会让孩子脱胎换骨,更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

带孩子爬一次山

如果孩子平时做事经常半途而废,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那我建议带孩子去爬一次山。

李亚鹏在女儿李嫣1岁半的时候,就开始带她去京郊爬山了,到5岁的时候,李嫣已经可以爬完整座山了。从山脚到山顶往返大概17公里,她不仅可以独立完成,还会科学地分配有限的水源和体力。

其实,爬山不仅能强健体魄,促进大脑发育,更重要的是磨炼坚强的意志,让孩子学会坚持。

爬山的过程总是漫长而枯燥的,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很多孩子都会喊苦喊累,想要放弃。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能轻易妥协,可以放慢速度,温柔有力地鼓励孩子。哪怕只是攀上一小段阶梯,也要及时为孩子喝彩。

当孩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顶后,那种满目辽阔的震撼和喜悦,会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明白,成功的路上注定充满艰辛和汗水,但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收获的将是最美妙的风景。

带孩子去旅行

曾经,有对父子上了热搜:14岁的男孩不想上学了,父亲便辞职带着他自驾游遍了大半个中国。

父子两人从丹东东港出发,一路途经山海关、开封、西安等地,了解到了不少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段旅程不仅拉近了父子间的距离,也让男孩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从思想上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

一次旅行,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好的教育,绝不是把孩子关在狭小的房间里死读书。让孩子从课本中走出去吧,见见这世界的宽广,体验人生百态,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抵御风雨。

培养一种特长

有位妈妈发帖:“女儿上大学第一天,就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为什么小时候不逼着她掌握一两门特长?”

原来,不管是第一天军训后大家轮番表演才艺,还是各个社团招新,她都只能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

因为,她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反之,那些拥有特长的孩子不仅更加从容、自信,未来也更有竞争力。

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这样的天赋,但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自己选择的机会。

我们帮孩子选择特长班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喜好和意愿。

培养孩子一门特长不一定能够改写人生,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富精神世界,帮助他看到人生的更多风景。

每天运动半小时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曾提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其中,培养终身运动者是排在第一位的。

湖北省理科状元唐楚玥,从小就经常参加各种运动。疫情期间,她每天在家都会和家人打1个小时羽毛球,在学校运动会200米短跑项目上还拿过年级第二的成绩。

运动让她在学习上精力充沛,而且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态。

平日里孩子大多学业繁忙,假期是带孩子运动的最好时机。

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楼下的小广场、附近的公园,都是带孩子运动的好去处。

弱不禁风的身体,永远培养不出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利用暑假帮孩子练就一个健壮的体魄,才能在新学期游刃有余地迎接各种挑战。

带孩子读几本好书

2021年高考语文刚结束,各省作文题目就迅速上了热搜。评论区有不少网友炸开了锅:“看不懂看不懂,还好我已经高考完了。”“现在的作文题目比起我们那个年代,真的好难……”

那些作文题目立意深刻,确实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

不得不感叹,从小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将来很可能连作文题目都读不懂。

其实,往年考入名校的学霸,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从小就开始阅读。

想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努力。

假期里父母不妨陪着孩子一起挑选几本好书,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惊艳绽放。

带孩子在家练练字

有人问:“我家孩子心浮气躁,做什么事都毛手毛脚,缺乏耐心,我该拿他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就是带孩子练练字。因为练字时需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字帖,这需要极高的专注力与耐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境也会越来越坦荡,慢慢就会养成专注、严谨、细心等好习惯。

一手好字是孩子最容易获得的“加分项”。字如其人,拥有一手好字,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带孩子学做几道菜

谢楠曾在微博晒出儿子吴所谓做饭的照片。才6岁的他站在小板凳上,有模有样地给妈妈做了西红柿疙瘩汤。

孩子做菜的姿势非常老练,做好的汤看起来也是色香味俱全。

比起其他同龄的孩子,吴所谓真是贴心又独立,俨然一个小小男子汉。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和厨房,就是两个“平行世界”,格格不入。其实,柴米油盐里,藏着最简单的成长和修行。

邻居阿姨每到寒暑假都会教给自家儿子三四道菜,到今年孩子已经会做20余道菜了,平日里孩子有时间也会小露一手。

她说:“孩子在学做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父母平日的辛苦付出,变得更有责任感,更加热爱生活。”

去博物馆逛一逛

最后,如果暑假出门旅行时间不够,又想带孩子见见世面。我建议带孩子就近去一些博物馆、艺术馆、天文馆、植物园、水族馆走一走。

同事英姐每逢放假、周末经常带着儿子小杰去各个场馆、展览参观。

去的场馆多了之后,她发现小杰对那些历史文物、名人格外感兴趣,每次都会认真聆听,回到家还会上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

现在,上初二的他对我国古代历史知识可谓是如数家珍。

其实,博物馆等展览馆都是“有磁场”的,孩子置身其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艺术的精美和大自然的奇妙。不一定非要学到点什么,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热爱。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才会主动去汲取知识,在学习的路上充满动力。人生处处是风景,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拘泥于书本、课堂,而是浸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暑假是将孩子们从密集的学业中抽离出来,提升自我、锻炼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指引下过一个充实、有趣、意义非凡的暑假。

2021-07-28 番茄妈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0230.html 1 暑假带孩子做这些事,比补课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