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2岁的孩子有板有眼地拉京胡,写作业时也时常会不自觉地哼唱京剧……近日,记者采访了育红小学学生刁岚青,了解了他与京胡结缘的故事。
校园达人秀收获粉丝无数
“我和妈妈表演的是京剧《甘露寺》选段,妈妈唱,我负责用京胡伴奏,现场好多老师拿着手机录视频……”回忆起前不久参加学校庆“六一”暨达人秀第四季文艺汇演时的情形,运河区育红小学5年级5班学生刁岚青依然激动不已。
“孩子学拉京胡两年多了,就像考试一样,应该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了。”刁岚青的妈妈告诉记者,得知学校要举办达人秀汇演,孩子就报了名。
考虑到儿子一个人上台拉京胡太单调,喜爱京剧的她决定登台助唱。她描述说,彩排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围观,孩子班的同学这才知道他会拉京胡,都很吃惊。
集体舞、古筝演奏……校园达人秀汇演团体节目较多,刁岚青和妈妈的表演是第12个节目。他激动地说:“当时,好多老师拿着手机在台下拍照、录视频。我们表演结束,老师和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走下舞台,回到自己班级所在的队伍,刁岚青更是收获了不少同学和老师的赞誉。那一刻,他心里美滋滋的。
学京胡之路一波多折
刁岚青是上2年级时学习拉京胡的。说起来,他学拉京胡可谓一颇多折。
“姥姥喜欢京剧,我小的时候常跟着姥姥一起看电视上的戏曲节目。后来,我写作业时也会不自觉地哼唱《铡美案》《穆桂英挂帅》等选段。”刁岚青说,他那时正想学一门乐器,姥姥见他对京剧如此着迷,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跑到沧州京剧团,给他找会拉京胡的老师。
经过一番波折,刁岚青一家总算和京胡老师联系上了。刁岚青还记得第一次去老师家时,老师正在拉京胡,“当时是晚上7点多,还没进屋,我们就听到了京胡声。我一听听过,就跟着哼唱起来”。
“妈妈、姥姥和我一起去的。”刁岚青说,寒暄过后,老师问他“会唱吗”,他说“喜欢听”,“老师又问,拉京胡挺苦的,你能坚持吗?我说,应该可以坚持下来。后来,老师挑了把京胡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握弓、怎么推拉弓。”
第一次拉京胡,刁岚青拉出来的音就跟劈了一样,他却很开心,“终于拉出音来了”。后来,老师给了他一把京胡,让他回家练习拉京胡的基本音节——“白菜疙瘩”。
“当时约定的是,我一星期去老师家一次。”刁岚青说,刚开始拉京胡时,他两只胳膊架着,双手忙着找动作要领,脑袋、脖子也跟着绷劲,姿势别提多别扭了。
“拉京胡,得将弓筒放在腿上,倾斜着拉。”刁岚青一开始拉京胡的姿势不对,肩膀、身子有时也是歪的。老师就一点点地给他纠正……后来,老师又教他按弦,用京胡拉“哆来咪发”,练手腕的灵活度。
“用我们老师的话说,手腕得活起来。”刁岚青告诉记者,仅京胡的基本音节“白菜疙瘩”,他就练了半年,挺枯燥的。
后来,老师又借助《东方红》的曲子教刁岚青识谱。练了一个多月,他才将整首曲子拉下来,不过个别音不太准,“一会儿看谱,一会儿看弦,我简直是手脚并用”。
上3年级以后,刁岚青的情绪出现了起伏,“练了一年多了,我厌烦了”。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去老师家学拉京胡。后来,老师给他妈妈打来电话,问孩子还学吗。一旁的刁岚青听了妈妈和老师的通话,对京胡竟然有了一丝期待。
隔了一年,刁岚青忐忑着再次走进老师家。“老师让我先巩固了一下《东方红》,并指导我要用手指肚按弦,之后教我拉京剧《洪洋洞》的过门儿。”终于开始学拉唱段了,刁岚青既高兴,又有顾虑。
京胡带来的快乐
现在,刁岚青能自拉自唱《洪洋洞》选段,能拉《甘露寺》选段,还会拉《贵妃醉酒》选段。
“我最开始学拉的是《洪洋洞》选段。老师先是一句一句地教我唱谱,之后才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拉。”他告诉记者,学了两个多月,他才能适当用上回滑音、揉弦等技巧,完整地拉下整个唱段来,“那一刻,我特别高兴,大喊着跟妈妈报喜”。
之后,刁岚青又跟老师学唱《洪洋洞》选段。“老师一句句地给我示范,教我怎么用气。”刁岚青说,学会怎么唱后,老师又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拉自唱,“练了3个星期,我的唱词和拉京胡的节奏都合得不太好。”
后来,刁岚青又跟老师学拉难度相对较大的《甘露寺》选段、《贵妃醉酒》选段。“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爱琢磨事了,知道自主学习了。”刁岚青的妈妈欣喜地说。
“拉京胡只照着曲谱拉,就像拉锯一样,听起来特别生硬,用上回滑音、揉弦等技巧,拉出来的唱段柔美、好听。”刁岚青告诉记者,京胡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烦躁时拉会儿京胡、哼唱几句曲牌,他的心情就会变好。
喜爱京胡的刁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