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1年07月28日
第10版:10

惊现“怪异云朵”?

别担心,不是灾害预警!

有句古话叫“天有不测风云”,常用来比喻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就在前些日子,一些地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种看起来“不太面善”的怪异云朵:滚滚浓烟般的铅灰色厚重云层在天空中迅速翻腾。不少市民担心,是否是灾害性天气的预兆?

A

糙面云不能预示灾害

B

此次引发民众关注的云彩名为糙面云,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表面粗糙的云。它与很多千姿百态的云一样,属于一种自然现象,就像彩虹、雾凇等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就可能出现,并没有什么“预示灾难”的作用。

糙面云是波状层积云在锋面(两种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或者叫做过渡带)或强对流天气的作用下,堆积到极限时发生的褶皱。形态多样,是波状层积云进一步发展的极端状况。糙面云的云底有颗粒状的团块,极端粗糙,有强烈扭曲的波状结构,褶皱不规则,形态诡异,加之浓厚、灰暗等特征,呈现出来的样子就容易给人一种恐怖、不适的感觉。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云朵展开研究,并撰写了一篇论文,阐述云朵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19世纪早期,居住在英国的气象爱好者卢克·霍华德首次对云朵进行了分类。他根据自己在1801年至1841年间对伦敦地区天气的详细记录,将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对云朵进行系统分类整理的“官方名单”,是19世纪晚期首次出版发行的《国际云图集》,后来在20世纪几经修订。2017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观云识天”,更新发布了《国际云图集》。在此之前,世界气象组织已经30年没有更新《国际云图集》了。

新版的图集首次以在线数字化形式面世,收录了数百张云图,纳入了一些新的云型分类。其中,除了糙面云之外,还有轧卷云、航迹云(有时是飞机产生的蒸汽尾迹)等等。

可以说,糙面云得到承认和纳入《国际云图集》,主要归功于喜欢看云拍云的爱好者们。

糙面云是恶劣天气的结束标志

糙面云的形成是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主要是锋面或强对流天气),云团快速翻腾滚动,大气中同时存在多个方向的气流波动,导致了云朵的极度扭曲而成的。由于锋面过境或强对流天气多伴有雷电、大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云体的变化是快速而剧烈的。糙面云多出现在这种天气的尾梢,一般是在大雨后,往往代表了恶劣天气即将结束,所以它不是什么灾害性天气的预兆。

由于糙面云出现的气象条件比较复杂,且变化迅速,存在时间也不长,所以出现的频率不高。加之一般在这种天气下,人们都在忙着躲避风雨,很少有人还有心情拍照留念,所以留存下来的可靠影像资料不多。随着摄影的普及和观云爱好者的增多,糙面云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糙面云在美国的平原地区很常见,经常出现在早晨或中午的对流雷雨尾梢,虽然看着像是暴风雨将要到来,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C

有些谚语蕴含科学道理

天空中的状况与当时控制当地的天气系统有关,由于高低空气象条件的不同,导致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很多的经验,如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很多看云识天气的气象谚语,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鱼鳞天,不雨风也颠”“朝有棉花云,下午雷雨鸣”等等。这些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世代流传下来并不断得到丰富。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一些气象谚语也得到了科学的解释。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清晨,东方升起的太阳将光线照射在西边的云上,经过云中物质的散射,使云彩呈深红色,形成朝霞。

朝霞的出现说明西边天空已经有云存在,表明天空状态已经不稳定,随着太阳升高,热力作用增强,对流进一步发展,云也会进一步发展;随着天气系统的向东移动,本地将逐渐受其影响,就容易出现阴雨天气。

晚霞则是指夕阳西下时,斜照在东边天空的云彩之上,使云彩呈深红色。能够形成晚霞,一般说明西部的天空没有云彩,这样太阳才能直接照射到东边天空,而东边天空上的云彩只会随着时间远离,不会影响本地,同时西边晴朗的天空也将会随时间逐渐移来,未来几天可能会是好天气。

可见,“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据“中科院物理所”

2021-07-28 别担心,不是灾害预警!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30156.html 1 惊现“怪异云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