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冀敏 本报通讯员 杨惠麟 邢燕 摄影报道
“60年砥砺奋进,60年春华秋实。今年,沧州市人民医院建院60周年。60年来,市人民医院外科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医院发展的一个缩影。”沧州市人民医院外科主任田博成说,沧州市人民医院外科犹如一棵大树,先后细分出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血管外科、肛肠外科等十几个科室。各个科室朝着“专、精、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都已枝繁叶茂、“独当一面”。
精细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今年70岁的田博成,1972年进入市人民医院外科工作。近50年来,他既是市人民医院快速发展的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在成为外科主任后,田博成把工作重心放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室建设上。
为了提升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能力,上世纪90年代初,田博成带着科室骨干医生张金生,不远千里到上海拜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田博成忘不了当时坐了10多个小时火车去上海拜访吴孟超的情景。
后来,张金生在吴孟超院士所在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国内先进的肝胆胰疾病诊疗技术。
田博成介绍说,市人民医院一直鼓励医生外出学习提升,对于人才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市人民医院外科还曾连续多年邀请国家名老中医、吴咸中院士弟子崔乃强前来指导。崔乃强教授是天津南开医院首席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他每周来医院指导、会诊、手术,有效带动了市人民医院外科医护人员医疗水平的提升。
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兰涛通过努力,成为崔乃强教授执教的博士生。兰涛也成为市人民医院外科走出的第一位博士。在崔乃强的悉心指导和影响下,市人民医院先后有5名医生成为博士。
田博成介绍说,“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带动了一批外科骨干医生成长,也为外科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储备了人才。
过去,外科是一个大科室,像肝胆胰、胃肠、甲状腺、肛肠等外科全部包含在一个“大外科”里。这要求医生对每个亚学科都有所研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个亚学科无法更精细治疗的情况。
田博成意识到,要发展就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使外科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有了外科扎实的根基和人才的储备,各个细分科室迅速成长。
上世纪80年代,外科派出医生到天津南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进修学习内镜诊疗专业,并定期请专家来到市人民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随着内镜诊疗水平的提升,1990年,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较早从外科中独立出来。现如今,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已经成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地、国产消化内镜示范基地、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机会性筛查沧州地区管理中心。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凭借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内最先进的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各种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服务,每年完成内镜检查近两万例。
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在华北地区医院中,首家独立设科,也走在了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的前列。
早在2005年,市人民医院就将肿瘤、肛肠外科从“大外科”中独立出来,主要治疗乳腺、甲状腺及肛肠疾病,疾病诊治逐步专业化。
2012年,市人民医院又在沧州市率先把甲状腺乳腺外科从过去的肿瘤外科独立出来。2020年,科室进一步分为乳腺中心、甲状腺头颈外科两个病区,使诊治更加专业、精准。如今,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成为沧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科室开展的一系列手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田博成说, 经过多年发展,市人民医院外科相继细分出十几个科室,各个科室朝着“专、精、尖”的方向发展,多个科室的医疗水平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多项医疗技术“领跑”沧州
腹腔镜手术以其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成为外科手术领域的一大变革。1997年,田博成成功进行了我市第一例腹腔镜微创手术,率先将腹腔镜技术引进我市。
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包括腹腔镜左、右半肝切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等,并在我市率先开展了无气腹胆囊切除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镜联合治疗胆石症,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不仅是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更关注女性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007年,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开展了麦默通乳腺肿瘤微创切除术,成功地将手术创口从5厘米左右缩小到1厘米以内。市人民医院成为省内首家开展这项微创手术的医院。
如今,这项技术进一步改进,手术可以达到只有直径0.5厘米的切口,术后恢复非常快,几乎看不出痕迹,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病痛,更帮助患者重建了自信。
“过去开胸手术,要在侧身肋下开一个30厘米长的切口,胸外科致力于胸镜微创手术的学习、实践,如今手术只需要开直径不到两厘米的小孔。”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谢荣景介绍说。
2008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开展了我市第一例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将胸外科手术的刀口从长约30厘米,成功缩小到仅有3个小孔。2015年,又由三孔腔镜手术进步到了两孔。
2019年4月,谢荣景带领胸外科治疗团队再次挑战了沧州第一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肺部微创手术。“这一场高难度手术,在对患者不应用大量镇静剂、不停止呼吸的基础上,进行腔镜微创手术,这对手术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谢荣景介绍说,虽然手术难度大,但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结束后,患者甚至可以自己走出手术室。
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是医院外科里成立较早、技术力量成熟的科室之一。2016年,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胃肠肿瘤中心成立。胃肠肿瘤中心拥有全国领先的奥林巴斯4K高清腹腔镜器械,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更能保证手术质量。科室对胃癌、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是小切口胃癌微创手术以及保留功能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达省级先进水平。
……
田博成说,市人民医院外科多项医疗技术“领跑”沧州,使更多本地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水平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是不变的追求
田博成说:“每次技术的领跑,都是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但无论怎么变革,怎么发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对每一位患者负责。”
甲状腺疾病在沧州发病率较高。过去传统的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是在颈部切开一个5厘米长的切口,术后留下疤痕是不可避免的。
不仅要健康,也要美丽。这是许多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诉求。
王先生平时在单位负责对外接待、洽谈等工作。他在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就医,经检查患有甲状腺肿瘤,需要手术切除。
患者担心脖子上的手术疤痕会影响个人形象,希望做“颈部无痕”手术,医生采用甲状腺肿瘤腔镜手术,在他的锁骨下面及前胸壁位置分别做了0.5厘米、1.2厘米、0.5厘米的3个微小切口,位置非常隐蔽。王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切口愈合后几乎看不出伤痕。
患者的需求,是医者不懈努力的方向。让患者拥有健康、自信的人生,成为推动治疗技术提升的不竭动力。
40岁的赵某是衡水市阜城县人,她患腹腔肿瘤,慕名来到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治疗。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兰涛和医护人员为她进行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成功,赵某身体恢复良好。
此时,作为医生,兰涛对赵某的治疗原本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术后,兰涛发现赵某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纤维瘤病。兰涛深知,腹腔纤维瘤病具有遗传性,他建议赵某的近亲属进行检查,看有没有这种疾病。
于是,赵某儿子安某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真的同样发现了腹腔肿瘤,肿瘤体积较其母亲更大。
兰涛和医护人员不仅成功挽救了一个母亲、一个儿子,更挽救了一个家庭。
田博成说,对患者负责,离不开医疗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医者的人文关怀。市人民医院的服务理念是“你的信任,我的责任”。“时时处处以患者为中心,是我们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