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2日
第11版:11

让孩子迎接更好的自己

陶佳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画家,只要给孩子一支笔,他们就能创作出让人惊喜的画作——

陶佳正在教学生绘画 本报通讯员 摄

本报记者 李昕也

陶佳从小就喜欢画画,只要给她一支彩笔,就能玩一天。父母意识到她对绘画的喜爱,便给她报了一个绘画班。从那以后,陶佳再也没放下过画笔……

从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参加工作,再到兼职教画画、创办画室,渐渐地,陶佳对绘画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与心得:为了让孩子迎接更好的自己,老师不仅要懂美育,更要“懂孩子”。

“成长树”计划

2012年,23岁的陶佳大学毕业后,在市区一家公司做文员,工作清闲,收入稳定,但心里一直空落落的:“学了十几年画画,难道就这么放下了?”她想找份兼职,在培训机构做美术老师。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陶佳一直在连轴转,除了上班、兼职教画画,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去石家庄继续学习深造。“能实现学画、画画、教画的愿望,累并快乐着。”

在此期间,陶佳辅导的几名学生顺利通过了天津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专业考试。凭借着这份不俗的“业绩”,2016年,有了底气的陶佳“自立门户”,在市区创办了桃子美术画室,针对青少年进行绘画启蒙以及专业教学。

创业伊始,陶佳为吸引生源,承诺学生可免费学习1个月,当时来报名的有40多人。可开课第一天,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才来了17人,还不到一半。陶佳给自己打气:“我们是新培训机构,家长们还不了解,会慢慢好起来的!”

“虽然免费学习,学生也不多,但教学态度不能差,甚至要付出更多才行。”为了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学,她制订了一份“成长树”计划:根据班上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绘画水平、理解能力和上课状态,单独制订学习目标,上完课后逐一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由于是一人一档“对症下药”,一个月的免费期结束,17个孩子全都留了下来!

画室开办6年,“成长树”计划沿用至今,并逐步完善——电脑上,每个班级独立建一个文件夹,定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绘画本,很好地记录画作的“成长”历程。

“现在学员多了,一个班得两位老师授课。‘成长树’计划可以让老师们互通有无,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有利于沟通和教授。”陶佳也靠着这股子认真劲儿,将口碑一点点积攒起来。

绘画“无规则”

走进陶佳的画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子的浓烈色彩。学生画作贴满了一整面墙,而另一侧的书架上则摆满了各种立体画。

陶佳认为,除了教授基本美术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能表达自我艺术感知的画作。“有个小女孩喜欢画各式各样的小动物,还有个孩子总是给小鱼画上翅膀。”随便拿起一幅画,她都能认出是哪个学生画的。

陶佳特别欣赏毕加索说过的“我一生都在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画家,只要给孩子一支笔,他们就能创作出让人惊喜的画作。”陶佳说。

有的美术培训机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而后老师再帮忙修改一下,画作便完成了。陶佳说,这样的授课方式,严重扼杀了孩子的先天兴趣,导致画作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让孩子们知道,画出的作品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耐心、正确地引导他们的绘画兴趣,而不要苛求画画的规则和方法。”陶佳认为,孩子手拿着画笔,对线条、颜色、结构进行反复推敲,直至让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法最终在白纸上得以呈现,这才是学习绘画的真正意义。

为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创造力,陶佳结合美术学科的特性和3岁至12岁儿童的成长规律,总结出一套“七步教学法”。

陶佳介绍,一讲——老师通过讲故事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感——指引学生感受和观察;三问——老师提出有价值、拓思路的问题;四想——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五画——鼓励他们提出设想,然后把自己的设想通过绘画呈现出来;六展——鼓励学生展示画作;七评——老师给予鼓励式的点评。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之爱上绘画。”陶佳说。

美术老师要“懂孩子”

7岁的涵涵(化名)是一个拥有3年学龄的“老学员”了,曾在20余个绘画比赛中获得过奖项。说起当时孩子学画的情景,涵涵的妈妈记忆犹新。

3年前的一天,涵涵第一次来到画室,到了门口却哭闹着不肯进去。这让涵涵妈妈迷惑不解:“孩子喜欢画画,怎么来了却不想学了?”

陶佳看到后,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拿出棒棒糖:“涵涵喜欢画画,能不能画一幅送给老师呀?”

黄色的太阳,橘红色的小房子,红色的小鱼……10多分钟后,涵涵画的图案跃然纸上。陶佳一看心中了然:孩子喜欢暖色调,而那间画室的室内设计以冷色调为主,这或许是孩子不愿意进门的原因。随后,陶佳带着孩子来到另一间以暖色调设计为主的画室,孩子一进门就不由自主地向课桌走去……

彬彬(化名)的妈妈则觉得孩子学画画后“像变了一个人”。上小学二年级的彬彬好动、专注力差,绘画细节处理不好,但是孩子悟性高,非常聪明。为了改掉彬彬的坏习惯,陶佳与家长沟通后,制订了一套学习方案。

课上踊跃发言、表现好就奖励他“积分币”(一定数额的积分可兑换玩具),放学后留简单的绘画作业,家长给予鼓励式的指导。通过微信,陶佳对彬彬的作业进行点评。“孩子慢慢能坐住了,做作业、做事都比以前能沉住气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彬彬的妈妈感慨道。

“我的个人体会是,美术老师不仅要懂美育,还要‘懂孩子’。美术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孩子学会思考、懂得领悟,从而一点点迎接更好的自己。”陶佳说。

2021-07-22 陶佳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画家,只要给孩子一支笔,他们就能创作出让人惊喜的画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9404.html 1 让孩子迎接更好的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