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2日
第10版:1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本报评论员 郑广辉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段“网红”司机坐在车顶用脚“驾车”的短视频引起众人关注。7月14日,青县交警查获这名“网红”司机后,对其做出罚款100元、驾驶证扣2分的处罚。

(据7月17日《沧州晚报》3版)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迎来了“春天”,也催生出了“网红”。

在名利和金钱的驱动下,一些所谓的“网红”为博眼球、赚流量,用打“擦边球”的方式,频频踩踏道德、法律的底线。

就像报道中的那名青县“网红”,他用脚“驾车”的奇葩行为,无非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从而达到出名、赚钱的目的。

客观地说,“网红”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红”本无罪,有问题的是那些把网络变成“群丑狂欢”秀场的人。

以丑为美的“网红”危害巨大。他们向网民灌输不良思想,扭曲网民的价值观,引导错误的社会舆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网上都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更不能践踏法律底线。那些靠哗众取宠走红一时的“网红”应该明白,缺乏健康向上的内容,不管你有多“红”,终将被时代抛弃。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网红”?我们需要传播正能量的“网红”,需要高唱“正气歌”的“网红”,需要励志的“网红”,需要引领时代精神的“网红”。

医学专家钟南山,身着白衣,抗击非典、抗击新冠,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逆行的身影成为网民心中最高大的丰碑。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禾下乘凉”的梦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活出了有意义的人生。

在沧州,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感动的“网红”也有很多。

献县姑娘刘格格,多次走进大山,通过网络号召爱心人士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数千名孩子因她有了人生的温暖,许多困难家庭因她有了盼头。

冒着火海逆行,抢出煤气罐的消防队员水浩南和商文达,网上的视频定格下了他们最美的瞬间。

我们身边这些可爱的“网红”,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我们需要的社会价值观,他们代表了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需要这样的“网红”,愿这样的“网红”越来越多。

2021-07-22 本报评论员 郑广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9398.html 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