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车祸,肃宁县付家佐镇赵黄庄农民郭艳静的丈夫成了植物人,家里5000多公斤葡萄滞销。
新闻见报后,社会各界向郭艳静伸出援手。短短一周的时间,5000多公斤葡萄卖完了。
(据7月14日《沧州晚报》3版)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特殊的困难或一些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人们经常会说:“我要到报社去求助!”“我要到媒体去反映!”
接到郭艳静的求助后,晚报记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立刻行动起来,撰写了报道,并及时刊发。
通过《沧州晚报》“穿针引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等纷纷伸出援手,仅7天的时间,就搭建起一个爱心葡萄销售平台。
这支自发的爱心队伍,解决了郭艳静的燃眉之急,站成了郭艳静身后强大的力量。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起来。《沧州晚报》把帮扶触角延伸再延伸,切实倾听读者心声,帮读者解决问题,为读者提供坚强的后援,从而成为读者贴心和信任的朋友。
情暖读者、爱心助农,体现了党的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更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解农户之所急的同时,晚报也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公益,并在助农实践中,与广大读者形成良性互动。
沧州是好人之城。每有需要救助的人和事见诸报端,总有热心的沧州人、单位、团体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渡过难关。沧州人的古道热肠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温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积极奉献、见义勇为……沧州好人精神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