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5日
第11版:11

“拔草”笔记,能阻止你“剁手”吗

“亲测有效”“多次回购”的“种草”笔记曾经霸占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如今,劝人“不花冤枉钱”“避免踩雷”的“拔草”正悄然兴起——

本报记者 李昕也

“看上了一款家用美容仪,特别想买又怕踩坑,求劝退。”“90后”小陈心仪一款美容仪很久了,得知商家正做促销难免心动。“这款商品1000多元,开封后就不能退货,万一用着不好怎么办?”

为了保险起见,小陈向豆瓣APP上的“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求助,请理智的网友给“拔草”,让她不再“剁手”。

什么是“拔草”?

对喜欢的商品

不再有购买欲

在解释网络用语“拔草”前,先说下什么是“种草”。通俗来讲,“种草”是增加用户或粉丝对某项消费的欲望。

“这款睫毛膏真的是太好用了,刷上它睫毛根根分明,又卷翘又浓密,如果你不会化妆,只涂个睫毛膏就全解决了。这是我回购的第三支,现在强烈推荐给大家。”

“我的体型偏胖,这款衣服穿上超显瘦,大家可以看下我穿上的效果……”

“这种收纳盒是居家收纳必备,因为是镂空款,可以用粘勾挂到墙上,非常方便……”

相信不少消费者在小红书或抖音上都看到过这种“种草”视频,甚至有的消费者陷入“种草”套路中无法自拔,看到就想买。但最后他们发现,不少“种草”的商品并非如网上介绍的那么美好。

因为“种草”行为背后隐藏着虚假诱导,部分消费者不再相信“种草”的内容。网络上由此出现了“拔草”一词,指通过自己的消费经验劝说其他用户理性消费,让消费者不再有购买欲,取消购买计划,远离“种草”魔咒。

在豆瓣APP上,记者发现有“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不买了,拔草互劝协会”“杯子拔草组”“买包拔草组”等数十个“拔草”小组(以下统称为“拔草” 小组),粉丝从几十人至24万多人不等。

在豆瓣“不买了,拔草互劝协会”小组里,有11万个网友相互“拔草”,“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的组员则达24万多人。在小红书上,也有52万+的“拔草”笔记。他们打消彼此的“剁手”欲望,“拔掉”盲目消费的想法。

怎么“拔草”?

网友花式劝退买家

在豆瓣上的“拔草”小组,一位网友晒出了一件1000多元的蓝色真丝吊带连衣裙,向大家求助:“请帮我‘拔草’这件有点贵的连衣裙。”

针对求助,有30余人留言:我买过一件真丝连衣裙,穿一次熨一次,不想再伺候它了;手臂粗的人穿上不好看,如果你是这种身材,建议不要买;能接受每次手洗或者干洗吗?能接受洗完之后不能拧只能自然晾干吗?能接受花1000多元可能只穿几次吗……组员们的亲身经历以及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将这位网友成功劝退。

“懒人想办健身卡,求‘拔草’”“‘拔草’大水杯”“要不要买花茶”……记者发现,小组里的“拔草”求助五花八门。一位学生党特别喜欢买笔,已经囤了很多笔,但看到喜欢的还想买。她为了不再“剁手”,请求组员给她“拔草”。

“买笔前先问自己平时学习态度怎么样,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就是买来当摆件,单纯地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欲和购买欲,没有任何意义。”“把自己所有的笔全拿出来放在一起,看到这些用不完的笔,就能减少购买欲。”“楼主需要一个醒悟的过程,你可以试试断舍离的极简生活。”留言里除了组员的“经验之谈”,也不乏犀利的留言,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理智消费。

“聊聊我购买小家电踩的坑吧”“大学四年买来的教训”……除了请求“拔草”,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一些网友或博主分享“拔草”视频或心得笔记。

“我最近淘到一些东西,来给你们‘拔草’。”在小红书上,一位博主向大家介绍自己买的几款知名彩妆和护肤品。“这款口红当时有几千人预订,却成为我买的口红中踩的最大的‘坑’。我抹到手背上,大家看一下,不易涂抹且颜色不匀,还特别油腻……”视频里,博主一边解说,一边将产品的使用体验逐一呈现给观众,向大家吐槽产品的缺点。

记者看到这条视频获得了2.9万个赞,在评论区有2000余条评价。有网友留言“我买了1支,真的不好用,‘踩雷’了”“正打算买1支呢,果断放弃”“你介绍的好几个护肤品真的需要‘拔草’”……网友们吐槽着各自的“踩雷”经历,互劝大家“拔草”。

“拔草”效果好不好?

小心假“拔草”真“种草”

记者发现,分享买过的“踩雷”商品、智商税商品,不盲目跟风消费,帮助大家省钱省心是“拔草”小组和部分“拔草”博主的服务宗旨。

在“拔草”小组里,记者看到很多求助标题前已加了“已拔草”或“不买了”等字样,代表网友决定不再购买此物。

“我觉得挺管用的,可以避免冲动消费。”市民季雨晨说,自己曾看上一件旗袍,一直犹豫要不要下单,把图片发到“拔草”小组后,组员成功把她劝退了。“网友们从衣服的缺陷到对身材的要求都分析了一遍,我觉得说得挺对,就没有购买,最后发现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如今,她在豆瓣APP上加入了三四个类似的“拔草”小组。1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在多个组里发了六七篇帖子求“拔草”,成功为自己省了四五百元。

网购达人李君认为,“拔草”的确可以让一部分人避免跟风消费,买到“踩雷”商品,“但是也要小心有些博主打着‘拔草’的幌子,实则 ‘种草’”。她告诉记者,自己曾打算买一知名品牌的爽肤水,一位“拔草”博主吐槽这款爽肤水很难用,但话锋一转:“我现在用的爽肤水就没有这个毛病,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下……”那一刻,李君觉得自己被套路了。

一位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一些以“拔草”为内容主线的达人、博主,借“拔草”话题捞足流量后,再通过其账号推荐商品,变相达到“种草”的目的。一心求“拔草”的消费者,有可能让假“拔草”真“种草”的内容误导,再一次陷入“剁手”的循环当中。消费者在“拔草”过程中,一定仔细甄别是“拔草”还是“种草”。

2021-07-15 “亲测有效”“多次回购”的“种草”笔记曾经霸占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如今,劝人“不花冤枉钱”“避免踩雷”的“拔草”正悄然兴起——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8709.html 1 “拔草”笔记,能阻止你“剁手”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