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猫之人常有,养猫之家常见,但家有七只猫的爱猫之家实属罕见,支阿姨家就是这样一个家有七猫的爱猫之家。
八只猫咪
支阿姨家现在有七只猫咪。说起养这么多猫咪的原因,支阿姨笑着说:“就是喜欢,一家人都喜欢猫。”支阿姨的女儿看到好看的猫咪就忍不住带回家,久而久之,家里的猫咪越来越多。
漂亮的布偶猫叫“流星”,蓝猫“麻团”肥嘟嘟的,“小灰灰”是只可爱的母蓝猫,英短“麻花”和“米线”是父子俩,每一只猫咪都有自己的名字,也有自己的个性。
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喜欢支阿姨。成年猫咪大多住在自己的笼子里,每个笼子就像一个独立的小房间,里面备好了水、食、猫砂和玩具。支阿姨每天早晚各给猫咪们清理一次笼子,还会给猫咪们准备各种好吃的,猫粮、猫罐头、鸡胸肉……猫咪们的小日子过得可美了。每天,支阿姨喂它们的时候,一叫名字,猫咪们就乖乖地叫着回应她。支阿姨每次给猫咪们清便时,走到哪只猫咪的笼子前,哪只猫咪就开始喵喵叫,等到支阿姨清理完,腾出手来摸摸这闹腾的小家伙,小家伙才心满意足地安分下来,乖乖地享受着爱抚,而下一只又开始喵喵叫。支阿姨必须要挨个儿抚一遍,猫咪们才能满意。支阿姨说:“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会喜欢你。”
除了现在家里的六只成年猫咪,支阿姨家还养过两只母猫“馒头”和“小花花”,两只猫咪的意外去世让支阿姨一家伤心了好久。
同性相斥
为什么要给猫咪们准备笼子呢?“它们打架打得可凶了!”支阿姨说,六只成年猫咪中有五只都是公猫,这几只公猫凑到一起就打架。
遥想猫咪们小时候,每一只都圆滚可爱,在一起相处时也很和谐,要么,各自安好,扎在自己的小饭盆里大快朵颐,抱着自己的小玩具自得其乐;要么,愉快玩耍,两三只追逐着滚作一团,小打小闹只怡情不伤身。但没过多久,猫咪们长到一岁多后,渐渐改了脾性,生出了领地意识,两猫相遇,必有一仗,这干起仗来可不是小时候的小打小闹了,凶得很。没办法,支阿姨只好用笼子把猫咪们分隔开。五只公猫住四个笼子,麻花、米线父子俩住在一起,乖巧的母猫小灰灰散养在外面。
用笼子维持的岁月静好也有偶尔被打破的时候。有时,支阿姨清理笼子,不留神儿把两只猫咪同时放了出来,两个小淘气立刻就打成一团,互相撕咬,再想拦可就来不及了。发起脾气的猫咪变得“六亲不认”,有一次,支阿姨费了好半天劲儿才把打起来的猫咪们分开。看着猫咪们气呼呼的样子,想安慰安慰它们,没成想,余气未消的猫咪腾地蹿起来,挥舞的爪子误伤了支阿姨。那能怎么办呢?这群小家伙只能宠着了。
母子情深
现在支阿姨家的那只小猫是小灰灰和麻团的宝宝,同窝的其他小猫都被送走了,剩下的这一只是专门留给朋友的。
麻团很早就到了支阿姨家,已经快七岁了,小灰灰是前年来到支阿姨家的,今年三岁。可能是同为蓝猫的缘故,小灰灰和麻团很喜欢在一起玩。如今,生了宝宝的小灰灰不光喜欢和麻团玩,还喜欢和小猫们待在一起。每次吃饭,小灰灰总要先在小猫们的身后看着它们吃,直到它们吃饱了,自己才吃。小猫们也很黏小灰灰,经常围着妈妈打转,或是亲昵地往妈妈身上扑,或是懒洋洋地趴在妈妈身上,或是淘气地玩妈妈的尾巴,小灰灰就任它们玩闹。
因为小猫们去到新家都会拥有自己的名字,支阿姨就把猫宝宝统称为“小乖乖”。这些小不点儿可机灵了,知道“小乖乖”是在叫自己,支阿姨一喊“乖乖宝宝们吃饭啦”,它们就都骨碌碌地跑过来。
“只有信得过又爱猫的亲戚朋友,我们才会把小猫送给他。”即便这样,每送走一只小猫,支阿姨还是会心疼。而小灰灰也很舍不得自己的宝宝们,每当有小猫被送走,它就会难过得天天叫。
在支阿姨家,不管猫咪们是调皮还是听话,颜值是高还是低,都享有主人们平等而充沛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