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3日
第18版:18

百年薪火永相传

泊头火柴制作技艺:

田向农和他的火柴

各个时期的火柴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摄影报道

在上世纪中叶,人们对于火柴的记忆大多来自泊头火柴。那明亮的火花点亮并温暖了人们的生活。

点油灯、生火做饭、燃放烟花爆竹……泊头火柴在每个家庭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泊头火柴,也是点燃沧州工业文明的一颗火种。

随着打火机、燃气灶等现代化点火工具和灶具的出现,泊头火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泊头火柴厂也早已停产。

然而,在泊头市,省级非遗泊头火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田向农,却另辟天地,保留着泊头火柴的“火种”,使得这一技艺得以延续。

亚洲最大火柴厂

据记载,最早的火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北齐的一群宫女于公元577年发现并传播的。她们用小木棒沾上硫磺,摩擦即可燃烧。后来,这一方法传入欧洲。欧洲人又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火柴,中国人称之为“洋火”。在此后很长时间,人们使用的都是火柴。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抵制外货、收回权利的运动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兴办企业的第一次高潮。在钱立亭和白聘三的发起和筹建下,1912年5月22日,泊镇永华火柴厂破土动工。永华火柴厂是当时全国最早的火柴生产厂家之一,也是当时我省最为“现代化”的工厂。

在泊头市明光火柴厂的火柴文化展览馆内,各个时期生产的火柴和各类文创火柴被有序地陈列其中。

田向农戴上手套,像对待珍品一般轻轻地拿起一盒上世纪初生产的印有“永华”字样的火柴。

他说:“白聘三曾求助于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冯国璋派亲信押送四万块现大洋到火柴厂入股。也正是这家工厂,改写了中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也可以说,泊头火柴肩负起了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实业救国的使命。”

据资料记载,1948年泊头解放后,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晋察冀乃至全国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之一。

1950年5月,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归属国有。自此,“泊头火柴”驶入快车道,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

“泊头火柴厂面积最大时有300多亩,人员最多时达3000多人,这足以说明当时的规模。”田向农自豪地说,“我刚上班时,一个月拿400块钱工资,比别的企业高出一倍多。”

泊头火柴以质优价廉、发火灵、耐擦划、抗潮湿等优良性能,获得了全国知名品牌、河北省首批著名商标等一连串荣誉称号。

小小火柴,40道工序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次性打火机开始普及,火柴逐渐成了时代的“弃儿”。

2006年,泊头火柴厂宣告停产。当时全厂几千名员工人心惶惶。同年,在泊头火柴厂从事刷磷工作的田向农召集30余人办起泊头市明光火柴厂。

“1991年,我刚满17岁就到泊头火柴厂工作了,一直干到企业停产。我对火柴有着很深的感情。100年沉淀下来的老手艺不能失传!”田向农说。

“泊头火柴制作技艺历史久远,工序多达40道。”在厂区内,田向农说,“它的传统工艺流程主要集中在木梗生产、火柴生产、包装生产、制盒生产这4条生产线上。”

在生产车间,田向农身穿工作服,穿梭在各个操作台前检查着工作。

在木梗生产线上,随着电锯的巨大响声,工人们将原木锯断、剥皮,接着浸泡蒸煮、旋梗片、切梗、烘梗、选梗、送梗。在火柴生产线上,工人们有的理梗、上梗,有的浸蜡、沾制药头,有的在结浆、烘干、卸梗、揉梗装盘。包装生产线上的人们则忙着刷磷、装盒、包封、装箱。

“制盒生产线分为两个方面。这是木盒生产线,包括旋内外盒片、切内外盒片、糊内外盒、盒子干燥、套盒贴标;这是纸盒生产线,包括原纸分切、印商标、压线、糊内外盒、套盒。另外还有熔化石蜡,用溶胶调制药浆、磷浆等工作环节。”田向农一一介绍着。

田向农说:“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火柴,具有抗潮、拉力强、发火快等特点。这也是咱们泊头火柴的优势。”

划燃重生之火

作为泊头火柴厂子弟,田向农从小耳濡目染。可以说,他心里“装满”了火柴。

“我的父亲田丙林是泊头火柴厂的老员工。原泊头火柴厂厂长潘凤华是我的老领导。经过前辈们的传承,泊头火柴制作技艺传到我这,已经是第四代了。”田向农介绍。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从最初面临着生产工艺需要更新、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困难,到火柴制作技艺不断创新、销售网络逐渐清晰完善,明光火柴厂一班人不断地摸索探寻。

“2009年,泊头火柴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五六年的时间,怀旧之情让我把精力都放在了保留火柴制作技艺上面,生产的多是民用火柴。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火柴的包装、品质和文化元素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就想在火柴上再做文章。”

在生产传统民用火柴的基础上,田向农不断赋予火柴新的内涵。脸谱火柴、山水火柴、画轴火柴等相继问世。

“我们摸索着寻找这些老照片、老火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制作出了这套‘百年记忆’礼盒。”打开一个火柴礼盒,田向农说,“2019年,我们推出的两款珍藏工艺礼品火柴在省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上获得了最具河北特色奖。”

常年深耕火柴制作这一领域,田向农在业内也获得了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火柴分会常务理事、全国火花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等一系列头衔。

田向农带领员工改良工艺,完善设备,开拓市场,让传统火柴制造业再现生机,让泊头火柴重燃希望之光。

如今,明光火柴厂在生产传统民用火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米长的壁炉专用火柴、珍藏工艺礼品火柴等一系列新品种。

“‘燃尽自己、照亮社会’是老泊头火柴厂人人皆知的‘火柴精神’。泊头火柴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种文化。我相信,泊头火柴会重燃起新的火花。”田向农坚定地说。

2021-07-13 泊头火柴制作技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8463.html 1 百年薪火永相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