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各种各样的“清凉神器”近来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近日,记者对时下流行的几款“清凉神器”进行调查采访,发现部分产品存在夸大功效的问题。此外,一些“神器”还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购买需当心。
“网红消暑神器”花样翻新
7月8日,记者在某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消暑神器”“清凉神器”等关键词,有各式各样的夏日网红产品映入眼帘。这些商品价格不等,有“一片不到两角钱”的“冰凉贴”,也有几十元钱一瓶的“清凉喷雾”,还有价格上百元的便携风扇、制冷杯等小家电产品。
在众多“神器”中,主打易携带、噪音低的小风扇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目前,一些品牌还推出了“解放双手”的挂脖款,更有“大开脑洞”的商家将风扇置于遮阳伞隔层内,让买家能够边撑伞边吹风,享受“双倍清凉”。
一些用于皮肤的消暑产品,如降温冰贴、冷感湿巾、劲凉花露水等。部分商家在宣传时,称自己的产品加入了“清凉因子”。据此,相关专家表示,这类产品的“清凉因子”大多包含薄荷脑成分,作用于皮肤,确实能够起到一定清凉爽肤的效果。
除上述几类“消暑神器”外,商家针对夏季市场推出的产品仍在花样翻新。有特殊材料制成的“冷感毛巾”、冰坐垫、凉席,也有应对口罩闷热烦恼的“口罩爆珠”等。“清凉”的字眼,仿佛已成为夏日吸引消费者的制胜法宝。
实际功效持续时间不长
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对记者表示,“消暑神器”虽然好用一时,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冰凉贴’、劲凉花露水等刚用时确实会让人觉得凉爽,但效果不太持久,一会儿就不凉了。”上海上班族小婧告诉记者。
“口罩内捏两颗,清新空气,不闷不捂。”这是一款“强力口罩爆珠”的宣传语。随着夏季气温升高,一类专门应对口罩闷热的“神器”逐渐在市面上流行起来。据商家介绍,这类“口罩爆珠”只要在口罩内侧捏爆两颗,便可达到清凉防暑效果。
记者观察产品包装后发现,该“口罩爆珠”的成分中含有薄荷、广藿香这类药材的提取物。专家表示,从药物功效来说,薄荷、广藿香两味中药的确具有清热抑菌的作用,但常规用法是口服,而这类“爆珠”则主要是通过中药气味吸入呼吸道后刺激神经,继而产生效果,与直接服用相比,药效可能会相差许多。
去年8月,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清凉口罩进行了评测。评测发现,含有薄荷的所谓清凉口罩,可以带来一定的清凉感,但持续时间不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口罩闷热的问题,基本上是商家的一种噱头。
是“神器”还是“凶器”?
值得一提的是,一款“清凉喷雾”近日在各大社交媒体迅速走红。销售页面显示,这种号称“一摇一喷”即可极速降温的喷雾应用的主要场合是夏日高温的汽车内部。此外,商家显示该喷雾还可用于人体降温,达到缓解扭伤疼痛的效果。
然而,对于这款“降温神器”,消防部门却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谨慎使用。据央视新闻报道,湖北省恩施州消防部门对该类“清凉喷雾”进行了安全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其成分内含有丙烷、丁烷等易燃物质,该类喷雾在使用时如若遇到明火,则会迅速发生燃烧反应。一旦使用不慎,这款“清凉神器”便会立刻变成危险的“害人凶器”。
除这类内含高压气体的喷雾外,目前市面上还流行着一类作用于衣物的“清凉喷雾”。这种“衣物喷剂”的安全性优于高压气体喷雾,但其成分中也同样包含乙醇等易燃物质。
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