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3日
第11版:11

线上买菜,小心看不见的套路

如今,不少居民选择在网上下单买菜,由快递小哥直接送到家门口。但是,看似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线上买菜,背后也有不少问题——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齐晓梅

“今年年初尝试在线上下单买菜,看到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蔬菜、肉类、水产、奶制品一应俱全。没想到买了几次后,发现这些平台的套路还不少。”市民刘莉莉无奈地说。

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各大线上买菜平台吸引了不少人“尝鲜”。然而,在消费过程中,也有一些人通过各种渠道吐槽线上买菜平台的各种“坑”。

线上买菜福利多

享受优惠得过“槛”

今年年初,在小区附近便利店店主的强烈推荐下,刘莉莉开始尝试线上买菜。

“店主常在顾客微信群发些特价信息。有一天,她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称:多多买菜平台有优惠活动,新人下单可得‘返券’。”刘莉莉说,起初自己并不想通过线上买菜,听说有“返券”后不免有些动心。

点击店主发在群里的链接,刘莉莉进入了“多多买菜”小程序。“一进去就有抽奖活动,我很幸运地抽中了新人全额返。”为了满足“返券”条件,她买了1箱纯牛奶和1份鲜猪肉,一共花了50余元。

“第二天,我一直等着全额返的钱到账。但到店里取货时,一问店主才知道,搞半天就是在领券中心有几张5元优惠券,而且显示‘满40元才能使用’。”刘莉莉说。

记者试着进入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和美团优选三家平台,发现平台有“下单返券”“新人专享福利”等补贴,即用户在平台下单后,平台返一定金额的优惠券或新用户可以低价购买商品等福利,种种优惠都在诱惑用户下单。

记者进入“橙心优选”微信小程序,便获得了一张“满10元减3元”的“新人专享券”,而且“全场通用”。此外,还在“新人专属抽好礼”活动中喜中“买4返4券包”。不过,券包限定6小时内使用。

点开“活动规则”,记者注意到使用“券包”的条件也不少。首先,要在平台上成功支付第一笔订单,且订单实际支付总金额要达到活动门槛。另外,优惠券包由多张优惠券组成,优惠券使用有限制,以具体活动介绍或优惠券面为准。

不仅如此,记者还额外获得了“0.99元拿商品”的特权,商品包括饮料、纸抽、棉签、料酒、麻油鸡等。不过,要想享受这份特权,需要1人至4人助力,即邀请好友共同体验。

低价商品常缺货

质量参差不齐

就职于市区某公司的李娜,以前习惯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但有段时间因工作原因每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等再去超市时,发现有些菜已经不新鲜了。听同事说在美团优选平台上买菜很便宜,她就试着下了几单。

“晚上11点之前下单,第二天就能送到,还免运费,下班顺路到邻近的自提点提货就行。”李娜说,有段时间平台还搞活动,买秒杀商品还可以更便宜。

不过,有一次她在平台上买日用品就遇到了问题:一提12卷的卫生纸售价仅5.99元,当即抢了两提。第二天去自提点提货,销售员才告诉她由于商品缺货只能领一提。

“价格看似比超市便宜划算,收到货后才发现,每卷纸只有平时买的一半那么大。”李娜坦言,很多时候她只注意到线上平台价格优惠,并没注意商品的重量。

无独有偶,刘莉莉也曾遇到过类似低价商品缺货的情况。今年1月,刘莉莉在多多买菜平台上花3.9元买了2斤装的大土豆,到自提点去提货才得知因商品缺货平台并未安排配送。

“没货也不提前告诉消费者,退款也是自提点销售员擅自申请的。”刘莉莉吐槽说,传统电商如京东、淘宝等平台在搞促销时,消费者只要能拍下商品,就能收到货。如果没货,商家也会提前告之消费者。“而一些线上买菜平台,明明没有货了,商品照样‘挂’着。等消费者拍下后,第二天派送的时候,却告诉你‘对不起,你拍的商品没有货了,销售员给你退钱’,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市民李浩经过了前期疯狂“买买买”之后,再面对线上买菜就冷静了不少。他认为,“便宜”几乎是这些线上平台最大的亮点,但所售商品质量却是参差不齐。

今年4月,李浩在橙心优选平台以19.99元的价格买了一盒600克重的大虾。“说是超大虾,但里面掺了不少小个头的,明显跟宣传照片不符。而且600克还是含冰的重量,里面的冰就占了一半的分量。”李浩说,在超市或菜市场可以当场挑选,商品的品相、价格、新鲜程度都能辨别,线上却不行。

社区团购套路不少

网上买菜如何避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市民在一些社区团购平台买菜,不一定真实惠。不仅平台推出的优惠活动不能让消费者放心下单,商品品质和售后服务也存在不少问题。

今年3月,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十荟团、食享会5家知名社区团购企业,因存在以低于进货成本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曾被市场监管总局处罚。

而且,这5家企业不仅存在“低价倾销”行为,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还存在利用价格欺诈手段,用标示虚假原价、折扣、谎称降价等方式诱骗消费者的现象。

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线上买菜需注意以下几点:务必关注网店是否证照齐全,合法有效;面对秒杀、超低价、限时特惠等促销宣传需理性,注意查看促销优惠的具体条款;注意查验货物,并保留相关凭证。对金额较大的商品应主动索要发票作为购物凭证,付款时使用正规的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支付。发生消费争议时可以据此向商家、交易平台交涉,必要时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倘若网购生鲜食品,消费者更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网购冷鲜食品时,尽量选择口碑好、品质相对稳定的网店,同时询问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因冲动购买了大量暂不需要的商品。购买时还应详细了解发货时间和大致的物流时间,快递务必‘先验货再签收’。遇到商品破损、腐烂、图文不符等情况时,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业内人士提醒道。

2021-07-13 如今,不少居民选择在网上下单买菜,由快递小哥直接送到家门口。但是,看似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线上买菜,背后也有不少问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8447.html 1 线上买菜,小心看不见的套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