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我们,刚来到城里时,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我们与女儿一起住,一开始,住的是一栋6层高的楼房。四周都是各单位的家属楼,工厂的、银行的、机关的,鳞次栉比。楼群周边的公路上,每天“呜呜”的车声,加上灼热的空气,让人喘气也不痛快。
城里的夜是亮的,公路边的路灯,照到每个角落;路两边门市的灯光锃亮,连楼顶上都有电灯,整夜不熄,整个城市的上空弥漫着亮光。上下班的行人是不间断的,噪音和光亮让人难以入睡。
最让我郁闷的是无处串门。城市里的邻居们,门对门住着,却谁也不上谁家去。老人们见面还打个招呼,年轻人打个照面也不说话。
后来,我们随女儿搬到了带电梯的高层小区。楼宇之间相隔五六十米,楼间的空地种上了树木花草,绿草、红花、高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像公园一样漂亮。清石板小路环绕着楼群,洁净得不见一片纸屑、一捧尘土。小区里还有健身场所,有牵引器、漫步机、按摩椅等,供人们免费使用。我这样的乡下人,虽然对乡村生活存有眷恋,但是住久了,也对城里的舒适生活感到满足。
不到两年工夫,小区就住满了人。年岁大的人碰面打招呼,浓厚的家乡味儿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时间一长,我跟他们就混熟了,问起来,大多是附近几个县的老人,来城里帮儿女们照顾孩子。
平日里,老人们到小区的健身场所活动活动;到周边的商场里逛逛;赶上假期,就跟儿女们一起去旅游。在城里,公路上的清扫车、洒水车、喷雾车接连不断,让路面洁净、空气清新;城市里的公交车还经常免费,老年人上车就有人让座;图书馆里老年人也不少,还常有人主动帮扶;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就去医院,离得也不远。我这个乡下人,渐渐地融入到了城市的生活中,跟上了城市的节奏,享受着城市里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