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1日
第04版:04

车棚清洁工、电灯修理工、管道疏通工……新华区文明小区业委会主任王久生是居民眼里的——

“万能人”

王久生(左一)在小区门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记者 彭爱

5月17日,他是小区的车棚清洁工……

5月21日,他是小区的电灯修理工……

5月28日,他是小区的围挡拆除工……

5月29日,他是小区的管道疏通工……

在居民眼里,新华区文明小区业委会主任王久生是个“万能人”。他哪天以什么身份出现,完全取决于当天小区居民有什么需要。

“最初干这个工作的时候,家里人都不赞同,都说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如果大家都这样想的话,小区怎能变好呢?”提起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的原因,王久生这样对记者说。

自2020年4月份成为小区业委会主任后,“忙”是王久生最大的感受。文明小区是临近沧州站的一个老小区,小区内共有六栋楼,221户居民。虽说小区不大,但小区内没有物业公司、小区设施老旧……这都成了王久生需要解决的难题。

垫付电费

路灯亮起来

“前几年,我们小区进行改造后,路灯亮了一段时间,但是路灯的电费用完后,小区里的路灯就再也没亮过。”王久生说。这么多年,小区里不少业主都谈过这个问题,但是电费怎么收、谁来收电费……这些棘手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

王久生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解决小区内路灯不亮的问题。有的路灯灯泡破碎怎么办?换新的!路灯因为欠费不亮又怎么办?垫电费!为了能让小区里的路灯尽快亮起来,王久生没有多想,第一时间垫付了800元钱。

王久生当选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后,不少居民都找到他反映问题。

“4号楼前的线缆断了,已经垂到了地上,太危险了。”

“小区里的车棚都变成垃圾场了,电动自行车都没地方停。”

“有人在1号楼前的胡同里砌了个‘门槛’,经过时太不方便了。”

……

王久生整理着居民的意见。小区里的问题虽然多,但一个一个来办的话,早晚都能解决完。

发现问题

第一时间解决

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回复、第一时间解决,一直是王久生对自己的要求。

居民遇到什么问题,会在小区的微信群里找王久生。清晨6点、中午1点、晚上11点……只要有居民反映问题,就能看到王久生在小区内忙碌的身影。

前几天,一位居民在小区微信群里反映,4号楼附近有一处污水井一直往外冒污水。当天晚上9点多,王久生和业主委员会成员连夜带着工具去现场进行疏通。

最后,这几位“非专业”人员鼓捣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将污水井疏通好了。

鞋子脏了、衣服脏了、身上的味道更是难闻,王久生丝毫不在意。面对妻子的埋怨,他笑着解释:“找人来通的话还要花钱,我们自己干能省不少钱呢!”

为了劝说居民清除小区胡同内私自搭砌的“门槛”,王久生晚上7点多还在对方家里反复沟通。居民同意拆除后,“急性子”的王久生第二天早上6点多就扛着工具去拆除了。

前几天,小区里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着火了。王久生知道后,第一时间在小区微信群发信息,提醒大家要提高安全意识。几天后,居民发现,小区的车棚内整齐地摆放了一排消火栓。原来,王久生为防患于未然,和业委会的成员商量后,买来7个消火栓放在车棚内。他还在小区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如有急需,大家可取来使用。

小区越来越好

居民齐点赞

前几天,小区4号楼5楼的一位居民,看到王久生和业主委员会成员没戴手套便去清理堵塞的下水道,立刻回家拿了几副手套送给他们。

“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王主任和业委会的成员为了小区的事情不辞辛苦,和他们为小区做的事情比,这几副手套实在是不算什么。”这位居民说。

“王主任和业委会的其他几位大叔、大哥实在是太给力了。”小区居民杜秋阳告诉记者,不管是清理小区车棚,还是修理小区漏雨的库房房顶,到处都有王久生的身影。

小区的张女士对记者说,以王久生为首的业委会成员忙碌在小区各处,小区也因为他们变得越来越好。

“我也是文明小区的一份子。作为小区的一员来说,我希望自己住的小区环境好、邻里关系融洽。只有小区变好了,大家住着才会更舒心。”王久生说。

2021-07-01 车棚清洁工、电灯修理工、管道疏通工……新华区文明小区业委会主任王久生是居民眼里的——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7179.html 1 “万能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