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圣哲)昨天上午,献县高官镇的徐艳飞将一尊清末到民国时期的白瓷观音塑像捐献给沧州博物馆。
记者在捐献现场看到,这尊塑像高75厘米,象牙白色,晶莹如玉。据沧州博物馆副馆长王玮介绍,这尊观音塑像是“中国白”德化瓷,刻画精致,有层次感,釉色温润。馆内目前还没有类似展品,他们将择机展出。
徐艳飞收藏明清时期瓷器已近20年。他告诉记者,他于2008年从泊头市一个村庄发现了这尊观音塑像,当时花费了3万元收藏。2011年,徐艳飞曾请国家博物馆专家李知宴对这尊观音塑像进行鉴定。根据鉴定,这是清代末期到民国时期的德化白瓷,艺术性强,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徐艳飞说,自己将这尊塑像捐献出来,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历史文物。
据了解,德化白瓷是福建省德化县特产,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釉色纯净温润等特点。明清时期的“中国白”德化瓷器在国外影响甚广,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