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和老伴就随儿女们进城生活,至今已经12个年头了。在农村老家40多年的教书经历,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化了,只有偶尔提及某个学生的名字时,我才会想起他们儿时的模样,以及与他们相处的片段。
前些天,有几个学生打来电话,邀请我相聚。他们一说名字,我的脑海里顿时呈现出他们少年时的音容笑貌。
到了约定好的那一天,我早早地骑车到达了预订的饭店。这是我进城以来第一次与学生相聚,也是我与他们分别40多年后,第一次相聚。乍一见面,学生们的模样和名字几乎都对不上号了,面容、体态都已变了样——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身体胖了,哪里还认得出来?也是,他们都已进入了花甲之年,到了做爷爷、奶奶的年龄了。
我一边端详他们,一边追忆着那美好的过去。当年,他们那明眸中闪动着的渴望的眼神,那话语中甜甜的尊称,常常感动着我。我恨不得把我会的知识一股脑儿全教给他们。那时,早有晨读,晚有自习,我都陪伴着他们。我还自己出题,刻钢板、印试卷,促使孩子们不断进步。
而今,学生们经历了现实生活中的机遇与奋斗,家庭和事业都小有成就。有的学生成了企业老板,有的当过汽贸老总,有的当过教师,有的当过工人,每个人都有一部奋斗史,都有不少的人生感悟。他们感慨最深的是自己文化底子太薄,因此工作吃力,一再地说,那时多学点儿知识该多好啊!
说不尽的童年事,道不完的离别情。时光带走了青春年华,却带不走师生情谊。他们在40多年之后,还记挂着曾经的小学老师,令我深受感动。这是对我的认可,对师生情谊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