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昕也
前几天,市民张雯在某潮牌服装店为上初中的儿子买了件联名款T恤。该款T恤是某服装品牌与人气动漫推出的联名系列。张雯说,这款T恤299元1件,而店内其他款T恤才100元1件,“除了图案有点儿差别,面料和款式都是一样的。我觉得不值,但儿子喜欢,还是买了1件”。
近两年,为了吸引消费者关注,联名款、限量款、隐藏款层出不穷。因为是联名或限量,从来不乏关注度,所以商品一上架就被“抢空”,价格是同品类的好几倍,甚至一些新品卖出了“天价”。那么,这些标“款”的商品,是真“洋气”,还是商家变着法掏消费者腰包的噱头?
1
联名商品受宠 限量款价格翻番
对于联名款商品,大家早已不陌生。最初的联名款大多是服饰、鞋子、皮包。如今,联名的花样层出不穷,小家电、文具、水杯等商品都有联名款。
“6·18”期间,“90后”陈怡在网上给7岁的女儿买了一款三明治机。与普通三明治机不同的是,这款机器烤出的面包片上印有一个“小黄人”的卡通图案。“这个联名款三明治机打完折400多元,同品牌的普通款才200多元,价格相差一半。”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看到某国产家电品牌携手动漫卡通“卖萌”,电水壶、电饭煲、电磁炉等产品外观一改往日“刻板”形象,全身亮黄色设计,上面的卡通图案呆萌可爱。随着“颜值”上升,售价也水涨船高。一个联名款的电热水壶,价格为130多元,比同品牌的电热水壶贵了50元。
说起限量款、隐藏款,目前最火的非手办盲盒莫属。由于有些款式很少见,一些消费者为了抽中一款限量款或者隐藏款,会一次买几个盲盒,自然也是花费不菲。
“95后”小林是手办盲盒爱好者。她告诉记者:“我收藏的某个系列的手办盲盒,售价是59元1个,为了买到其中一个限量款,我有一次买了4个才‘堵’上,折算下来,花的钱多出不少。”小林坦言,商品加了“限量发售”的噱头,会增强用户的购买欲,价格自然上升。
2
到底值不值 消费者观点不一
买联名款、限量款等商品到底值不值?消费者对此观点不一。
对于联名款三明治机,陈怡评价说:“做出的三明治可爱有趣,女儿特别喜欢,吃得开心。虽然价格高点,但能让她爱吃饭,也值了。”
张雯则认为不划算,“买的联名款T恤只是印了一款动漫图案,就要比店内其他款贵100多元”。
“如果喜欢的联名款商品价格在我可接受的范围内,我会购买。”32岁的王女士说,一些品牌联名后,商品更潮、更酷。
同时王女士表示,如果价格高得离谱,自己则会重新考虑。她曾打算在某女装品牌官网购买一款T恤,“衣服原价99元1件,官网断货后,有的电商平台炒到300多元1件,我就没买”。
“家里这双联名+限量款的运动鞋1200多元,样式我非常喜欢。”27岁的张明属于工薪阶层,喜爱打篮球,偶尔会花个“大头”买双自己喜欢的运动鞋。“我认为鞋子是用来穿的,稍微贵点还能接受,但看到网上有的鞋子被炒到1万元甚至几万元,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小林购买盲盒的行为,其母亲颇有微词。“老人说我是乱花钱,可是我愿意用一部分工资来买手办,购买盲盒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对于我来说,喜欢才是消费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一些联名款、限量款是噱头。”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网上购买了某品牌的联名款化妆品,“客服称,这不仅是联名款,还是限量款,售完为止”。刘女士听后果断下单,后来发现这款“限量款”化妆品,在网店卖了3个多月还未下架。“我在网上一搜,看到很多联名款的商品后面都会加上‘限量款’三个字,限不限量只有商家知道。”刘女士说。
3
“联名”让品牌多元化 品质和服务仍是核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联名的本质就是通过和其他品牌、IP、名人的合作产生新的产品,借助双方的影响力,快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商业价值。品牌联名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市场的需求。这既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合作,也是不同文化间的融合。
至于联名款究竟是物有所值还是坑,关键要看是否能和消费者的诉求达成一致。故宫联名款之所以做得风生水起,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背后强大的文化底蕴支撑。
该人士称,推出联名款实现品牌互补,原本是件好事。但前提是合作双方要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而不能只谋取商家的经济利益。如果消费者花了知名品牌的价钱,却得不到相应的商品或服务,那这样的联名款就很难受到市场的认可,其发展前景也不会长久。
该人士指出,联名款、限量款商品的每个环节,包括品牌的选择、线上线下营销的配合以及联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设计都会影响市场反应。联名产品若质量口碑欠佳,反而会消磨消费者对品牌的热情。总的来说,品牌联名能否经久不衰,归根结底依靠的仍是高质量的个性化联名产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