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5日
第10版:10

别把高考志愿交给“一键智能”

文 阳

6月23日起,高考成绩密集放榜。如何从2000多所高校中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是万千考生家庭必须面对的。

今年是河北省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有的家长一口气加入了多个机构的新高考规划指导微信群,还有家长购买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一对多辅导”“一对一辅导”的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其中,运用大数据进行专业和学校的匹配成为新卖点,有的甚至称可“一键智能填报”。

近几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逐渐成为颇具规模的新产业,可考生历经十年寒窗后把命运交给AI,真心靠谱吗?

不论名称叫什么,林林总总的AI高考志愿填报产品,大数据都是其依托的基础。这些智能填报系统背后的数据,基本上来自历年高考录取的公共数据。这些公共数据在网上即可搜到,并不需要额外付费。

输入一个分数就能“智能”匹配学校和专业,“一键智能填报”的话术听听就行,不能完全依靠。高考志愿背后,对应的是一个鲜活、立体的人,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优势、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都不是一个分数可以“一键匹配”的。

大道至简。

其实,在填高考志愿上,考生和家长不妨借鉴一些朴素但有效的方法。一是排除法,看看哪些专业是孩子绝对不会学的,先去掉。二是优势法,看看哪些是自己的优势学科。一般说来,学得最轻松的学科,即是最优势学科,选读大学相关专业,会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十年寒窗苦读,掌握命运的是自己,不是任何一款AI。

2021-06-25 文 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6774.html 1 别把高考志愿交给“一键智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