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麻花、搓圆形.......6月10日,在沧州市特教学校的教室中,张英英正在教十几个听障孩子做面塑。
张英英老师是一名非遗传承人,学生是一群听障的孩子。在沧州市特教学校的课堂上,他们之间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据6月18日《沧州晚报》4版)
格外安静的课堂上,一双双求知欲满满的眼睛看着张英英。
在这场不寻常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让人感到温暖。
甚至可以说,这些孩子给很多人上了生动的一堂课。
只要努力,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生活依然很精彩。
听障的孩子是被上天按下静音键的人,他们经历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有靠手势和其他人进行交流。
即使这样,这些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活出了精彩的自我。
(一)
努力,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虽然“听不见”,但很专注,捏面塑时,坐在座位上两个小时都不动;
他们虽然“听不见”,但很认真地去做,捏出的面花图形有模有样;
他们虽然“听不见”,但很懂事,课堂上互帮互助,课后主动清扫教室。
就像演绎激情与荣耀的白银聋人足球队、挥洒青春和快乐的成都听障少年棒球队、叫醒耳朵唱响梦想的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一样,沧州特教学校的这群孩子愿意尝试用心、用手中的面塑作品去感受生活、拥抱生活。
(二)
努力,来自于内心中的坚持。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一个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带着自己写的剧本去拜访电影公司,当时美国有500家公司,他依次敲门,都被拒绝了。不死心的他又开始第二轮的拜访,还是失败了。第三轮依然没有成功。他还是没有放弃,继续去推销自己。终于,有一位经理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试一试。结果,他一鸣惊人,轰动了整个电影圈。这个被拒绝了1849次的年轻人叫史泰龙,他的剧本被改编成电影,叫《洛奇》。
细细想来,真正的失败不是面临挫折,而是遭受挫折后轻易地放弃。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触:目标遥遥无期,总也望不到头,身心俱疲,心里就有了放弃的念头。
其实,中途放弃,之前所花的心血都变成徒劳,努力也付之东流。
面塑课上听障的孩子告诉我们,有时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再加一把劲儿,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就会活出无限精彩。
不轻言放弃的,应该包括每一个人。
学会在逆流中向前,学会顶着压力攀登,就一定会在风雨之后看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