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5日
第21版:21

心脏病常是“夫妻病”

“夫妻相”常形容一对夫妻十分恩爱,容貌越来越像,举手投足间的气质也越来越相似。其实,长期共同生活的夫妻不仅在外貌、形体、举止上会出现相似的地方,就连患病也日渐趋同。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夫妻生活久了,心脏病风险也会越来越“像”。专家详解夫妻共同患病风险,并列出12条心脏病的隐匿症状。

心脏病 是“夫妻病”

近日,中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中国7个地区5000多对夫妇后发现,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俩,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如果一人患心血管疾病,那么其配偶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

从研究结果看,妻子患有心血管疾病,丈夫同患病的比例为28%;妻子没有心血管疾病,丈夫患病的比例只有12.8%。妻子肥胖、中风或有吸烟史,丈夫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相对的,丈夫患有心血管疾病,妻子同患病的比例为21%;丈夫没有心血管疾病,妻子患病的比例只有9%。丈夫有中风史,妻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男性来说,配偶的心血管疾病史与个人的疾病风险关系要更显著。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传统家庭结构中,妻子更多地参与了对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规划。

美国布里格姆妇女医院一项研究也发现,夫妻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心脏病危险因素,最终让他们双双患病。

研究人员对5364对夫妇进行了5年随访,记录了他们的吸烟状况、体重指数、体力活动、健康饮食评分、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等指标。最终根据受试者的情况将其分为理想、中等、很差三个等级。

结果发现,当只考察个体时,有超过一半受试者不吸烟,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处于理想状态;12%的受试者心血管健康处于理想水平。当以夫妻为单位考虑时,超过一半的夫妻拥有相同的心血管病风险因素,比如缺乏锻炼、“三高”、饮食不健康等;其中一人处于理想类别,另一人在很大概率上也处于理想类别。

心脏病的分类

心脏就像一套结构精密的房子,里面有4套主要系统——电路、水路、门窗和墙壁。这4个系统出的问题,正好对应着4类心脏疾病:

“电路”出问题

就是常说的心律失常。心脏上有一个叫做“窦房结”的结构,正常心律的信号就是从这个结构上发出的,称为“窦性心律”。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跳过快或过慢,或不是从窦房结发出的心律,都属于心律失常,有很多表现,如心慌、心悸、气短、落空感、出汗、干咳、眼前发黑、晕厥,甚至猝死。

一般通过心电图(包括动态心电图)或电生理检查能诊断。其原因可能是原发性心律失常,也可继发于任何心脏病或其他疾病。

“水路”出问题

即脉管系统出故障,就成为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顾名思义,这种病就是负责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硬化引起的。

冠状动脉硬化后,血管变得狭窄,心肌便会缺血,因此导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冠脉无症状性狭窄都是“水路”问题,全部属于冠心病的范畴。

“门窗”出问题

就是心脏瓣膜出了问题,称为瓣膜病。心脏这个房子准确说是套“四居室”,4个卧室分别叫做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通,两个心室又分别与两个大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相通,房与房之间、室与室之间则不连通。

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它们就是开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大动脉之间的门窗,不过只能往一边开,以保证血流单方向运动。

瓣膜病有先天形成的,即先天性心脏病;也有后天的,如风湿性心脏病、老年退化病变;还有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

另外,若是本应封闭的地方“开了窗”,如两个心房或心室之间连通了,就是发生了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

“墙壁”出问题

就是心肌损坏,即心肌病。分两类,一类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梗引起的缺血性心肌病;一类是原发的,如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

现实中,有时无法把这些疾病划分得非常清楚,病情常有交叉,而非完全独立。例如,属于“水路”疾病的心梗,既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这个“电路”问题,也会累及瓣膜,造成“门窗”问题,还会导致心脏扩大这一“墙壁”问题。心脏疾病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胸口刺痛 心脏有问题吗

你是否有过“胸口突然一阵刺痛”的感觉? 心口或胸口突然刺痛,到底怎么回事?可能是心脏出问题了吗?

专家表示,胸痛却找不到原因,有时候会被归结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于中青年,尤其是女性。主要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血管系统出现症状,比如胸口刺痛、气短、心慌、焦虑等症状,可能与休息不足、压力大、情绪波动有关,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原本没有心血管疾病,就不用太担心。

肋间神经痛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如果胸痛呈条带状分布,有胸椎基础疾病、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有压痛和叩痛,或患者沿肋间有压痛等,就可能为肋间神经痛。

总的来说,就算出现胸口刺痛,只要疼痛是一闪而过、不剧烈,没有基础病,就不用太担心。

胸痛与疾病的关系

了解不同胸痛的特点,能帮你初步辨病,防止不必要的恐慌。

疼痛与呼吸运动相关

多数是因胸廓疾病引起的,如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疼痛和进食相关

多数是因食道疾病所致,如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等。

突发胸痛并伴有呼吸困难

很有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气胸、肺栓塞等。

剧烈心前区撕裂样疼痛,并向后背部放射

可能是威胁生命的主动脉夹层。

心脏病的12个隐匿症状

心脏病虽然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但是症状却并不清晰。美国“医药网络”报道称,年龄超过65岁、有“三高”或吸烟者,要留意以下12个隐匿症状:

极度焦虑

心脏病发作前,患者可能会觉得异常恐慌,感到气短、心悸、胸痛和头晕。

胸部不适

与心脏相关的胸痛源通常位于胸骨下方,稍微靠近中心左侧,胸部有较大的压力感,或挤压感、膨胀感。

咳嗽

心力衰竭时,液体可能会积聚在肺部,引发持续的咳嗽或喘鸣,有时咳痰带血。

头晕

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律失常,诱发头晕甚至晕厥。不过其他病症也会导致头晕,应就医确诊。

疲劳

有时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天会感到异常疲劳,如果疲惫程度影响日常活动,就该去看医生。

恶心或食欲不振

心脏病发作期间可诱发恶心、消化不良、呕吐或腹胀,原因是心脏衰弱或动脉阻塞导致循环不畅。这种情况多见于女性。

身体其他部位疼痛

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可从胸部开始蔓延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男性可能会感到左臂疼痛,女性可能会有手臂或肩胛骨之间的疼痛。疼痛可能反反复复,时而轻微,时而严重。

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

如果心率快速或不规则,并伴随身体虚弱、头晕或气短,就应立即寻求医疗救治。

呼吸短促

在心脏病发作或心脏衰竭期间,病人可能会感到喘不过气来。气短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应就医确诊。

出汗

如果没有发烧,也没有做重体力劳动或处于炎热的环境中,那毫无缘由地突然冒汗可能就是心脏病发作。

水肿

心脏衰弱时,泵血效果不佳,导致体液滞留,促使下肢或腹部水肿。

虚弱

无法解释的虚弱可能是即将发生心脏病的迹象。此时心脏泵血不足,心脏、肺、大脑和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

怎样正确保护心脏

心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下面介绍一下如何保护心脏,让心脏更加健康:

心情开朗 心情不好,对心脏有不良影响,与人相处也很困难。

不要暴饮暴食 吃喝没有节制会使胃肠道消化不良,血管供血出现问题,很容易诱发心脏病。

不要喝酒 喝酒或者喝咖啡,能使心率加快。如果长期喝酒,就可能出现心脏衰竭。

多吃核桃 核桃中含有的亚麻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心脏血管有好处。

多吃豆类 大豆、黑豆、扁豆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平时多吃一些可以保护心脏。

多锻炼 可以买握力器在家进行锻炼,这样可以使心脏更加健康。

据《生命时报》

2021-06-15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5679.html 1 心脏病常是“夫妻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