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小时候,农村的学校有麦假。可是相比暑假,我可不愿意放麦假。有的同学家里有哥哥,麦假比较轻松,可以待在家里看电视,不用去麦地里干活。我就不同了,虽然有两个哥哥,但却不能在家享清闲。
每年麦假,母亲都和父亲商量:“让海霞在家里做饭,她两个哥哥跟我们去地里割麦子吧。”父亲脸一沉,“不行,她得去,万一需要回家拿东西,就让她跑跑腿儿,再说她还能捡麦穗呢。”
听到父亲此言,我就知道麦假这场“晒”是躲不过了。父亲推着车子,我和哥哥跟着后面。我们拿着镰刀,提着水壶,太阳还未露脸就赶往麦地。父母和两个哥哥每人一把镰刀在地里割麦子,我坐在地头当服务员。
啥时候他们喊我:“拿水来。”我便提着水壶呼呼跑过去,壶里的水喝光了,还得负责跑回家灌水。有时我也偷懒,借灌水的机会在家看会儿电视。有一次,我看电视剧上瘾了,忘记了送水的事儿。哥哥跑回家喊我,说父亲发火了,我才知大事不好。那次以后,我回家灌水的活儿就被二哥替代了,我则在地里把割倒的麦子拢在一起。仅仅一上午,我两只胳膊就被麦茬子划破了不少小口子,脸也被晒成了大红布。
漫长的麦假就像永远割不到头的麦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考验着我的耐力和体力。好不容易割完麦子了,还得排队等着用脱粒机脱麦子。脱粒机一天24小时不停歇,有时轮到我家了,不管几点都得全家出动。有一年,我家排到夜里两点脱麦子,一家五口人晚上12点就去等着。去早了也不能干坐着,大人帮着往脱离机里塞麦子,小孩子帮着撑蛇皮袋,把脱好的麦粒装进去。等自家忙完了,天也亮了。
接下来的活儿,更需要孩子们的帮忙。早上把麦子摊在公路上晒,下午再把麦子收回家。这期间,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天一阴,孩子们就拿着蛇皮袋奔向麦场,把麦子收起来。否则,一旦天降急雨,一季的收成就泡汤了。
麦子晒干了,收进了仓,地里又开始播种玉米。父母刨坑,我和俩哥哥往坑里撒玉米粒,然后浇水,最后用土埋好。啥时候地里的活儿忙完了,麦假也就过完了。
整整一个假期,我都在太阳地里晒着。哥哥背上晒出了一个“背心”,我脚上晒出一双“凉鞋”,脸也被晒成了小麦色,一笑露出两行大白牙。
那时候的我,是父母贴心的小帮手。多年后,父母谈起当年,母亲总笑着说:“你爸不会讲什么大道理,那时你年龄小,我本不想让你去地里晒,可你爸说,得让你去太阳底下受受罪,否则哪知道坐在教室学习的舒服。”
如今,麦假早退出历史舞台了。现在回想起来,麦假其实就是亲子劳动课,感谢父亲当年让我“晒”了一整个麦假,让一个懒惰的少年在太阳下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爱劳动能吃苦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