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1日
第17版:17

大运河

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马艳 责任校对 汤娜 技术编辑 崔敏

●今日运河气象新●

河边 刘绍行 摄

策 划

沧州文研会

沧州晚报

轻盈得像云,柔软得像水,悠悠从天边飘过来,遴遴闪过秋风的脸。深浅绿水中,孩童手挥芦穗嬉戏,红蓼和苇叶风情自在。慢慢,悠悠。

这是一幅描绘秋水长天的工笔画,有远景,有近景,有天籁声色,也有人间烟火。

明臣杨翥途经长芦古城时,时值半秋,静观运河两岸水土风情。只见一派人和景明,天地朗清,遂挥毫写下《长芦道中》,全诗清雅灵妙。

历史上,杨翥德行高尚,笃行绝俗,短短四句诗让读者眼睛明媚起来,他竟有这么绵长的一股气,眼界是何等开阔。

这首诗引起我很多的想象,居住在古长芦运河边的人们生活是平淡而坚忍的,犹如河岸丛生的红蓼和高大的芦苇。红蓼遍地,它们迎着扑面而来的秋风,得云气,不染尘。芦棒已炸开,像举在半空洁白的花朵,声音沙沙。毕竟节气管着呢,深秋的气氛渐浓。

南窗外,虫蛉鸣唱,蝉声阵阵。蝉,一过半秋,就应该是它们人生最后的时刻了,多叫一声是一声,未免有点心生凌乱。春去秋来,芦苇绿了黄了,运河水满了空了,一切都在重复和轮回。

诗人王贞白曾以《芦苇》写过一首五言古风,写的是他在自己的庭院种芦苇。“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虽然有些情趣,但我不喜欢。芦苇就应该野生,就应该在水畔自由生长,在天地间展现生命的美丽和坚忍。芦苇的气息,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我想到一个词:腼腆。这气息,飘忽的,忽浓忽淡,像旧家具裂缝中的尘埃,像运河水流去的身影。

运河,自古不但可以行船,还可以养心。在版图上,将隋唐大运河勾描出来,我们发现,它很像一个“人”字形,大写的人,幽幽地散发出沉香,先人究竟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运河流经沧州,长253公里,曾经也是“片帆轻舸发沧州,野树离离散不收”。我自己认为运河最美段还属市区段。“修复大运河,还大运河最美容颜”。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对大运河鲸川路至海河路段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现在又向北延伸到了城市外围。如果俯瞰市区运河段,河湾九曲一折,如画廊,如梦境。

大运河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因它衍生的文化蕴厚而毓秀,有此殊荣,是不是含着某种隐喻和警示?这河,这水,这景,衬得梦境更为瓷实,如幽邃的时光隧道,串通了梦幻和现实,也将过去和未来悄然连接。

走过长芦大道,走过清池大道,走过被命名了的每一条路,我与多年前的红蓼和芦苇一起立在半秋的边缘。秋风白露,寒霜芦花,云雾封河……原本,它们一直都未曾离去,一直默默藏在心灵的某个地方。风掠过运河两岸涨满秋气,游走的鱼儿银光闪闪,孩童们嬉戏着毫无顾忌,运河水清泠泠,响应作答,只是我一时还听不懂它的语言。

运河味道

赵文俊

长芦道中

明·杨翥

那时正是运河水运兴盛的时代,运河上船来船往,帆樯林立。运河不分昼夜地流淌,经久不息;运河码头更是人烟稠密,喧哗热闹;客栈、酒家临河而建,鳞次栉比。那些走下客船的旅人沿着酒楼吱嘎作响的木楼梯拾级而上,温一壶沧酒,点几个小菜,一边小酌慢饮,一边眺望着窗外烟波浩渺的运河。

运河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频繁的商贸往来更是催生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东光人早餐桌上的美食——大米饭小炖肉就与运河有关。漕运繁忙的年代,东光码头聚集了许多纤夫和码头搬运工。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补充体能,肉食就成了这些人的首选。大运河上船来船往,米并不稀缺,香气扑鼻的白米饭和小炖肉搭配在一起,裹腹又好吃,成了当地特色美食。

如今,好客的东光人总会为客人们准备一桌全卤面。全卤面的特点全在于卤和配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各种蔬菜应有尽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那些酱卤或甜或咸、或酸或辣,荤素俱全,给予客人不同的味觉享受。

相传,全卤面的名字来自于晚清。晚清名臣丁宝桢在任山东巡抚期间,曾巡查运河,来到东光境内。当地的官员盛情款待,而丁宝桢只用桌上的炒菜作为酱卤吃了一碗清水煮面,并风趣地称为“全卤”,从此全卤面的名字在东光就传开了。

连镇是东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它是随着运河漕运的繁荣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里历史遗迹众多,不仅有古码头、谢家坝,还有太平天国战争遗址。

连镇自古就有“商贾云集,日进斗金”的美誉。明清以来,连镇的餐饮业就非常发达。连镇烧饼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连镇烧饼铺开到了全国各地,广受食客欢迎。连镇“李家烧鸡”始创于清朝末年,在清代就非常有名气。连镇花生米以酥脆香而闻名,独具特色。

在连镇,人们还能品尝到清真特色的轻烧羊肉、扒牛肉、羊肠汤、温家的烧饼、安家的包子。制作这些食物的厨师技艺娴熟,他们是菲律宾古苏禄国的后裔,传承了很多遥远的古苏禄国食品制作技艺。

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七月,菲律宾古苏禄国王到中国来访,几个月后,明成祖朱棣派专员护送他们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回国。

谁料国王驾崩,葬礼完毕后,东王长子随使团回国,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喇、三子安德鲁和侍从十余人留下守墓。这些留下的苏禄国人自此在这里繁衍生息。

300年后,清代的雍正皇帝批准德州的东王后裔加入中国国籍,以温哈喇、安德鲁名字的第一个字定为“姓”。从此,就有了安姓和温姓两姓回族。

如今的连镇六街、八街等村是安姓和温姓比较集中的村庄。他们是180年前为躲避水患沿运河从德州迁到连镇的。安温两姓古国后裔在连镇过着普通百姓的日子,他们主要从事牛羊肉屠宰,最拿手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回民菜。

“命好的生在条河两岸,命差的生在苦海沿边。”运河两岸淤积的土壤土质肥沃,孕育了各种粮食作物。东光杂粮品种齐全,营养丰富。从明清时期,南来北往的客商总是喜欢在东光码头上岸,买些杂粮,带回家乡,馈赠亲朋。于是东光杂粮也成了当地特产之一。

古运河畔那“迎楫唤停舟”的旅人渐渐隐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人间烟火依旧。人们在一日三餐,五谷杂粮里品味着最初源于运河的味道,那是关于运河的记忆,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秋色兼旬暑未捐,

蓼花开遍乱鸣蝉。

儿童嬉戏清阴里,

屋室鳞鳞傍水边。

作者简介:杨翥,江南吴县人。著有《晞颜先生集》。

青 县

长芦立半秋

张艳

兴济

沧州市

沧 县

砖河

冯家口

泊 头

南 皮

东光

明·刘铉

东 光

民居烟火近来稠,

野店临河半是楼,

客路相逢多故旧,

岸傍迎楫唤停舟。

作者简介:刘铉,字宗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平生谨于言行,好学不辍,工诗善文。

连镇

吴 桥

安陵

桑园

2021-06-01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3969.html 1 大运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