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脂肪肝的综述文章指出,脂肪肝会导致一系列疾病过程:从单纯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逐渐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
多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尽管它起病隐匿,但如果不加以重视,最终就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要多久
《柳叶刀》的这篇文章指出,脂肪积累会形成促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异常脂解作用,新脂质生成不断增加,而脂肪酸向肝脏的传递并未减慢。时间久了,肝脏代谢能力就会不堪重负。脂质代谢失衡会导致细胞应激、炎症小体激活和凋亡细胞死亡,以及随后的炎症刺激、组织再生和纤维生成。
文章强调,尽管在单纯性脂肪肝或肝炎阶段都可能发生纤维化,但在肝炎患者中纤维化进展的速度更快。
脂肪肝是如何来的
作为目前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究竟是如何来的?其实,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关系密切。
吃出来的 导致脂肪肝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吃太多”。吃得太多,营养过剩,体内脂肪含量就会增加,当脂肪含量超过了肝细胞的清除能力,就会造成肝细胞内脂肪蓄积。
营养不良 有些人会选择较为极端的方式,吃得过多容易导致脂肪肝,那就饿着或者长期吃素,觉得瘦了就一定不会有脂肪肝了。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长期节食或者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机体就会分解脂肪,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高进入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熬出来的 熬夜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影响肝脏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熬夜伤肝,肝脏得不到合理的休息,肝脏的代谢能力自然也随之下降。
懒出来的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往往伴有脂肪肝。而又胖又懒得动的人吃得多,但缺乏锻炼、能量消耗不掉,就容易将其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可逆转
减少“不良饥饿”,增加健康饮食 很多人认为“饥饿疗法”能治疗脂肪肝,其实不吃或者吃的特别素,反而容易加重脂肪肝。因此日常要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要学会搭配饮食,只吃蔬果,不吃肉和主食,也易诱发脂肪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烹调以蒸、汆、拌、煮为主,避免超量饮食、吃夜宵、大鱼大肉、喝甜饮料、吃高热量加工食品等。
减少久坐,增加运动 对于患有脂肪肝的肥胖人群而言,有效的有氧运动是逆转脂肪肝的最好“武器”。有氧运动以全身运动为主,每次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140分钟,通过身体出汗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具体因人而异。
除了生活方式调整,还需必要的医学干预 在个人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还要及时就医,B超检查可初步鉴别是否有脂肪肝,需配合医生用药治疗,协同共进,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治疗脂肪肝。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