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9日
第04版:04

“设置”按钮隐蔽开启有难度 可“曲线”追星“Q币充值”

“青少年模式”能保护好未成年人吗

临近六一,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又成了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些年,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从色情、暴力等内容会引发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到诱导打赏、充值等问题频发。对此,网信办督促各APP上线了“青少年保护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真的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了吗?对此,记者对时下热门的APP进行了测试。

半数“错过”后

再找不容易

记者测试了目前使用人数较多的抖音、快手、虎牙、斗鱼4款短视频直播APP以及腾讯视频、bilibili、爱奇艺、优酷视频等4款视频APP,还有微信、微博两款社交APP。

这些APP均设有“青少年模式”,且在APP首次启动时设有“弹窗提示”。不过,被测试的微信、微博两款社交APP在测试的版本中并没有在启动时出现提示弹窗。

根据上述APP的通报显示,其青少年保护模式大多限制了使用时长、夜间禁用、禁止打赏或充值,部分APP还禁止观看直播或者只能观看固定板块的内容。

上述可通过首次启动页面进入“青少年模式”的APP,如果错过了启动“弹窗”,大部分用户就必须在APP中找到开启这一模式的按钮。

通过测试,记者注意到,只有bilibili、优酷视频、快手、抖音等4款APP在“用户页面”中明示了“青少年模式”切换选项,其他APP则需要进入用户界面中寻找“设置”选项,再从“设置”中找到这一模式的开启按钮。部分APP的“设置”按钮隐蔽,如斗鱼和虎牙的“设置”按钮均为图标,没有中文标识,而其他选项则是图标配合中文名称,这让不常使用“设置”功能的人士,几乎很难找到。

微博可“曲线”追星

使用了“青少年模式”的APP就一定避免了未成年人不适宜的视频和充值、打赏等行为吗? 记者对此也进行了测试。

在开启了“青少年模式”后,在抖音、快手、斗鱼、虎牙、 bilibili、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视频APP上可看的节目大多是低幼年龄段的动画和一些科普视频,不能看直播,也没有涉及资金的选项。

在社交APP上没有上述APP严格。微博通常被年轻人用来追星,在“青少年模式”下,虽然不能直接搜索到明星本人的微博,但可以搜索到相关明星的新闻内容。点击“@明星”,仍可进入明星本人的微博。用户也可以用这一方式进入明星“打榜”“超话”等板块。

此前,在微信上,即使是在“青少年模式”下,可以完成小程序购物、阅读或观看一些适合成人的公众号和视频号。不仅如此,在微信的支付平台上,只要知道支付密码,“青少年模式”下仍旧可以使用收付款功能。此外,其支付界面还有“微粒贷借钱”“手机充值”“Q币充值”等功能可用。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Q币是由腾讯推出的一种虚拟货币,可以用来支付QQ的QQ行号码、QQ会员服务等服务。

5月27日17点,记者再次登录微信“青少年模式”,发现支付界面已经改变。金融理财板块从原来的4个子项目只剩下“金融保险”一项。原本的“信用卡还款”“微粒贷借钱”“理财通”均不再显示。而生活服务板块,“Q币充值”也已经不再显示。

关密码或重置门槛低

为了增加“青少年模式”的有效性,不会被青少年轻易关闭,除了微信外,被测试的9款APP都设置了启动和关闭“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但是,因为青少年模式会对内容有诸多限制,因此许多未成年人也会设法将其关闭。

记者测试发现,除了部分APP“青少年模式”下的功能还存在“漏洞”,一些APP上关闭该模式的二级密码也并不“安全”。

其中,微信使用其登录密码作为关闭“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但是该密码重置也只需要给注册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即可更换。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拿着注册手机,微信的“青少年模式”也就形同虚设了。

有这一问题的还有虎牙。其关闭“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如果“忘记”,只要向注册账号的手机发送一个验证码,输入正确即可解除该模式。

对于“忘记”或重置解除“青少年模式”的二级密码,斗鱼需要“填写本人信息”,也就是需要一个成人的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成后通过支付宝人脸识别,确认身份证与当事人匹配后即可解除“青少年保护模式”。不过,记者测试发现,在这一环节对身份证并未“锁定”,也就是说只要有成年人愿意“帮助”青少年,输入身份证号和完成人脸识别,即可解除“青少年模式”。

网信办将对

漏洞进行治理

“只要有心,青少年拿到家长身份证和手机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有的时候甚至只需要一个成年人的配合,即可完成解绑。”业内人士表示,斗鱼和虎牙平台以直播为主,在未成年人网络纠纷中,直播打赏是绕不开的话题,而上述平台对解除青少年模式的方式设置得如此“随意”,可见对此事的防范并没有真的落到实处。

不少网友认为,很多视频或直播APP有青少年模式,只是为了合规和规避法律风险,并不是真能起到作用。

新华社此前也撰文指出,一些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流于形式,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网络大开方便之门,诱使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和巨额打赏。

今年5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对各类服务端的“青少年模式”的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行治理。一方面,要坚持规范管理和鼓励创新并重,引导和支持网站平台提供适合青少年使用模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现有青少年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功能设置,提高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有效性,特别是要在有效性上下功夫。

据《北京青年报》

2021-05-29 “设置”按钮隐蔽开启有难度 可“曲线”追星“Q币充值”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3786.html 1 “青少年模式”能保护好未成年人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