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8日
第14版:14

活出质量

兰培林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抗拒不了,但活着就得活出质量,活出尊严,活出精神。

前不久,我过完了自己的86岁生日。按生理定义,我是名副其实的老年人,但我并不需要别人照顾,至今,买菜、做饭、洗衣等一切家务我都自己干,从不依赖儿女。这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然,体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每天下午一起聊天的几个老友,就数我回家早。他们问我干吗走这么早,我答:“我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

至今,我每天都坚持40分钟健步走,意志不坚强是做不到的。曾有好几个人说我看上去只有70多岁,甚至有位老太太问我:“你有70岁吗?”当我告诉他们我已经86岁时,他们无一例外地给我竖大拇指。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曾说:“世界上最厉害的本领就是以愉悦的心情老去。”我虽已86岁了,但心理上从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我隔三差五地写点散文或诗词,通过网络发给报社。文章采用与否不重要,我只要能锻炼大脑,且使自己心情愉悦,就达到了目的。

从去年开始,我也与时俱进地接触了智能手机。我并未进行专门学习,而是摸着石头过河,按功能提示,逐步摸索、实践。至今,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功能我都已掌握。能达到这个程度,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不行的。我用智能手机,主要是玩微信,看养生保健知识,看国内、国际新闻。如果发现了有益身心健康的文章和生活指南,就及时发到微信群里,或发给不在此群的好友。有些还要收藏起来,时常翻阅。某些疑似陷阱的链接,我绝不点开,如:“走步赚钱”“你有十万保险到账”等。我还会自拍照片发给儿女、孙辈,每当得到他们肯定、点赞,自己就觉得有成就感。智能手机有的功能我并不使用,例如“手机支付”,因为觉得它不像现金那样看得见、摸得着。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抖擞精神、武装头脑、活出质量、活出健康。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是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

2021-05-28 兰培林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3741.html 1 活出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