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们眼中,她阳光开朗,乐于助人;在老师们眼中,她热爱集体,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沧州市第八中学7年级11班学生刘一琛,今年被评为了沧州市“十佳青少年”(右图)。
面对荣誉,她说,有压力,但也有动力,她会继续努力,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热心帮同学分析考试失利原因
刘一琛在班里人缘极好。下课后,同学们都喜欢聚拢在她身边或探讨问题,或讨教学习方法。每每这时,她都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
上学期第3次月考成绩出来后,刘一琛发现,同班同学畅畅(化名)因为生物、地理没考好,趴在桌子上哭了。
“我们俩小学就在一个班,大家公认她的脑子快,家长们也约定要我们摽着劲儿往前走。”刘一琛于是走过去安慰畅畅,并拿出她的卷子和答题卡对照着分析。她发现,畅畅生物选择题失分比较多,而地理则是不会用地图,只记住了简单的常识。
基于自己的认知,刘一琛觉得,畅畅要想将生物的成绩提上去,解决的办法唯有刷题;至于地理得学会填图,学地理不用地图,某个地方地理位置在哪儿只能死记硬背,脑子里也只能是一团糨糊。
她将自己的分析详详细细写了一大张纸,并告诉心情低落的畅畅,如果按照自己这个方法来学,肯定能进步。
“她后来抱着我的胳膊说,要是没有你,我该怎么办呀!我一定赶上你。”刘一琛开心地说,在接下来的那次考试中,畅畅的地理、生物的成绩都追了上来。
学朗诵、学航模……她越来越自信
记者面前的刘一琛看上去文文静静的,言谈话语中却透露着果敢、自信。
“我小时候胆子小,也不自信,在运河区新华小学刚上一年级时还哭了呢。”刘一琛坦言,后来妈妈就给她报了朗诵、航模等兴趣班,并带着她参加各种比赛。
她回忆说,上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周三下午,妈妈都会给她请两节课的假,带着她去北京“一对一”跟老师学朗诵。
“我晚上跟老师学,回到宾馆后再一遍遍地练,练表情、练站姿、练手势等,练得我嗓子都哑了,干了。”刘一琛感触颇深地说,那时她经常练到晚上11点多。
正所谓没有白吃的苦,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甜。2017年6月,在第三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读大赛河北区决赛暨河北省第三届青少年朗读大赛中,她荣获一等奖。2018年5月,在第四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中,她荣获个人组金奖和最佳台风奖。
除了朗诵之外,刘一琛还斩获了不少航模比赛的奖项。
2017年7月,她在河北省模型运动锦标赛中分别获得P3C遥控特技直升机项目、P2B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项目女子组第一名。同年11月,她在全国纸飞机嘉年华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总决赛中,荣获电动纸鸽飞向北京目标赛小学女子组一等奖。2018年,她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获得个人飞行赛F200小学组二等奖……
刘一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越来越自信。2018年5月,她被沧州市教育局评为2017年-2018年度沧州市市级三好学生。2019年1月,她被沧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自觉做好课后擦黑板等小事
身为一名班干部,刘一琛还常常从自身做起,带头发挥表率作用。这不,如今坐在讲台旁边的她又自觉承担了下课后擦黑板的事。
“我原本坐在第二排,可有一次数学考试考‘砸’了,班主任老师于是将我的座位调到了讲台旁边。”刘一琛告诉记者,她在班里人缘好,爱说话,老师当时和她约定,等一个月后,她的心稳下来就让她回原来的座位。
“我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开始特尴尬。老师检查作业,我也是第一个被检查的……”坐在讲台旁的刘一琛塌下心来学习,数学成绩很快就回到了她原来的水平。
现在,她在讲台旁边已经坐了3个月。这期间,她跟老师说想回原来的座位,可老师没搭她的茬,她也就没再说。刘一琛说,她如今觉得坐在讲台旁边挺好,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完成作业的正确率也更高,还笑称“这是老师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