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
第11版:11

超级高中不得“掐尖”招生:

没有扎堆“学霸”,哪来高考神话

全国知名的超级高中,每个省都有那么一两所。河南的郑州外国语、四川的成都七中、陕西的西工大附中,以及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都包含其中。

如今,超级高中最头疼的事来了。教育部在《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规定: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教育部发布紧急通知后,黑龙江、四川、河北相继发布“不得跨区域招生”的规定,其中四川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被称为“史上最严”。

跨区招生,全省“掐尖”,超级高中屡屡打造升学神话。如今没有了让人膜拜的超级学霸,还会有让人咂舌的超级高中?

超级中学往往位于省会

拥有较多教育资源

超级高中,“超级”在最顶尖的生源、最优秀的教师以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由于超级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几乎垄断了一省的尖子生。当周边的尖子生向超级中学集聚后,超级高中一省独大,周边高中黯淡无光。

超级高中还挖来最优秀的教师,甚至“清华”“北大”高才生都奔向超级中学的教师岗位。2019年,深圳中学聘用了28名应届生,其中10人来自北京大学,5人来自清华大学。

超级中学往往坐落在省会,有着更多的教育经费。近年河南普通高中生人均教育经费为8149元,拥有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省会郑州,高中生人均教育经费则高达15750元,差不多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

招收全省最顶尖的学生,配以全省最优秀的教师,加上全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超级高中创造出令人咂舌的高考神话。

2015年至2019年,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分别是119人、139人、176人、214人、275人。

2018年,“清华”“北大”在河北的录取总人数是370人左右,衡水中学就占据了214个名额,相当于全省近六成的“清华”“北大”录取生都在衡水中学。

另一所热度不减的毛坦厂中学,高考成绩同样可圈可点。从2014年到2017年,毛坦厂中学的本科达线人数,连续突破一万人。

各地出招

抵制“掐尖”

只不过,超级高中创造的神话,似乎与学校自身没有多大关系。“我能考上清华,和学校有什么关系?”“学霸”这话很扎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檀传宝教授对记者表示,能把学习一般的中学生教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才算有“真本事”。某些超级高中花招百出、重金引进尖子生,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所谓“清北率”,对于这种风气,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坚决扭转。

四川省教育厅曾印发通知,要求所有公办学校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被视为四川“史上最严”普通高中招生制度。

河北省教育厅就规范招生行为提出严格要求:对违反规定招收的学生,不予建立学籍,并由违规招生学校及时予以清退,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由于学生本人或其监护人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由学生本人或其监护人承担。各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不得以任何名义提前考试和线上招生。民办学校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提前签订协议、收取订金等,一切提前招生行为都是违规行为。任何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活动,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公办学校不得跨地区招生,不少公办学校便通过办一所民办校来招生。而根据黑龙江省民办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民办高中也只能招收市(行署)范围内的初中毕业生,不得跨区域招生。

均衡教育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超级中学垄断尖子生,导致其他学校办学质量长期无法提高,这首先打击的便是教育的均衡发展。

与超级中学风光无限相对的,是县级中学的没落。为了争夺生源,县中只好进一步加大对当地教育的投入力度,即使一些地区还没有脱贫,但这些年“穷县富教”的案例并不鲜见。

2019年两个案例引发热议。云南绿春县是全国最后一批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县之一,却砸了两亿元建高中。2018年GDP尚在宜春市垫底的江西铜鼓县,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高中教育全免费。

因为超级中学的介入,不少省份的高考竞争格局也遭到失衡。2019年,深圳富源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对其他学校形成碾压,在理科全市前10名中就占了6名,甚至力压深圳本地的超级中学。

经证实,富源学校进入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有10余名学生均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高中)转入。这部分考生的户籍和学籍迁到了广东,但人在衡水读书,最后再回广东高考。

檀传宝告诉记者,要治理超级中学乱象,一是要均衡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扩大教育资源、丰富资源配置。不过,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因此在制度设计、政策安排上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放在第一位,是明智之举。

储朝晖对记者表示,均衡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生源,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地方政府不要出面划定某一个学校的分数线,而是让各个学校相互之间可以有适度的竞争。

储朝晖认为,只有在生源平等的基础上,各个学校才会想办法在整体上把教育质量办好,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有利于区域内的所有学生。

据《中国新闻周刊》

2021-05-19 超级高中不得“掐尖”招生: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2853.html 1 没有扎堆“学霸”,哪来高考神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