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乡有种粘土,能烧制陶瓷,制作各种炊具,大到饭甑小到盐罐,经久耐用,不怕酸不怕碱不怕油,可烧可煮可蒸,名为“大漈罐”。
他家乡的人,多靠做罐和卖罐为生。
他10岁时,父亲送他到最好的师傅那里学做罐,父亲说:“名师才能出高徒。”
师傅确实是名师。师傅做的罐卖价高,却不愁销。本地有点头脸的人都专买师傅制作的罐,师傅事实上抢占了本地的市场。
做罐技术复杂,师傅做罐很有耐心,教徒弟却很不耐烦。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徒弟打杂,帮他砍柴、挑土、种菜、做饭……
他琢磨着师傅这样做,可能是在考验徒弟学艺的诚心,也可能是怕徒弟学成后抢占自己的市场,不是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话么?
他夏天不怕烧窑热,冬天不怕泥水冷,力气又大,师傅叫他干啥就干啥,师傅很欣赏他,陆陆续续把技术都教给他,他两年就学成出师。
13岁时,他开始“担罐卖”。这罐易碎,是用竹制罐笼担着去卖,装放时要小心,路上要谨慎,一不留神,就会出现“脚一蹋,去一担”的惨况。所以,很多人只是就近卖罐。
而他,专到偏远的小村去卖,价格又便宜。卖一趟罐下来,费时费力,基本上没利润。父亲说他傻,他说:“我绝不抢占师傅的市场……”
等到第3年,地处山头旮旯的12个小山村,成为他的专卖区域。他卖的罐,价廉物美,深受百姓信赖,美名远扬。渐渐地,有外地老板捎带口信,请他去做罐老司,他不动声色地占领了别人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