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昕也 摄影报道
“我的美瞳有棕色、灰色、黑色……戴上它,可以让眼睛显得又大又有神。”25岁的杨扬,拥有多款不同颜色的美瞳,佩戴美瞳成为她每天出门的标配。
美瞳,是一种彩色隐形眼镜,可以有度数,还能配不同的颜色和花纹。美瞳之所以受到消费者追捧,一方面是因为解决了近视问题,另一方面,它能让眼睛看起来更漂亮,为颜值加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随着美瞳热销,微商、实体小店、网店都在抢占市场,其中一些低价产品更是深受学生青睐。
专业人士提醒,隐形眼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只有取得相关资格证才能售卖。消费者购买劣质美瞳存在眼角膜感染的风险。
为颜值加分
美瞳受追捧
为了搭配妆发和服饰,杨扬会选择佩戴不同颜色的美瞳,“在家戴框镜,外出戴美瞳,让人显得特别精神”。遇到商家做促销,她会囤好几种颜色的美瞳,一年消费一两千元。
“原来戴过隐形眼镜,觉得使用太麻烦,就改戴框镜。”34岁的董珊说,去年开始戴口罩后,镜片容易起雾,她便改戴美瞳。“朋友们夸我眼睛变亮了,人也漂亮了。”
随着款式越来越多,很多消费者都会备上两三副美瞳。“10位配镜的客户中,就有6位备有一副美瞳。”新华路一专业配镜中心的店员告诉记者,美瞳结合了视力矫正和眼部妆容的功能,这几年销量不错。
店员表示,疫情后,佩戴口罩时戴框镜会产生雾气,很多年轻消费者外出会首选美瞳,既方便又美观。“即使眼睛不近视,也有消费者购买美瞳来为自己的颜值加分,美瞳已成为美妆的一部分。”
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社区达人们不仅会推荐各种款式的美瞳,还会向网友推荐配套的妆容和穿搭。
如今,美瞳在色彩方面越来越丰富,有茶棕色、巧克力色,也有蓝色、粉棕色等新奇颜色。在某电商平台,记者看到某明星同款的美瞳月销量超过5万件。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国际“双11”活动中,美瞳类成交量同比超三位数增长,首小时成交量超2019年“双11”全天。
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美瞳消费群体由“90后”和“95后”主导,以女性消费者为主。
售价低至20元一对
美瞳市场乱象丛生
“美瞳的设计就像一个‘三明治’,在两层镜片中间加入专业颜料涂层,分有度数和无度数两种。根据使用期限长短,有日抛款、月抛款、季抛款、半年抛款和年抛款。”市区某配镜中心的店员告诉记者,店里销售的美瞳产品以博士伦、海昌、自然美等主流品牌为主,品牌、使用期限不同,价位也不一样。以年抛款的美瞳为例,售价在70元至200元不等。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专业配镜中心售卖美瞳外,时尚小店也在销售美瞳产品。
在市区一家礼品店,记者看到店里除了售卖时尚家居用品、化妆品外,还有美瞳。在一个长方形的泡沫盒里,码放着一排排透明小玻璃瓶,美瞳就装在瓶里。记者细数了一下,有蓝色、灰色、绿色、红色、紫色等20多种花色。
“每对美瞳售价30元,都是年抛款,没有度数。”店员说,来店购买美瞳的多是些初中生和高中生。
在沧州商城,记者看到化妆品摊位大多都销售美瞳,包装与礼品店一致,基本都是年抛款无度数的产品,售价低至20元一对,因花色和品牌众多,泡沫盒甚至摞了好几层。
记者看到,一对售价20元的年抛款美瞳,标签上标注制造商是义乌某隐形眼镜公司。“这是超薄的,价格不贵,戴上很舒服,质量没问题。”店主告诉记者,除了上班族,还有初中生、高中生来购买,“有的学生戴上一宿不摘也没事,放心吧”。
除了线下实体店之外,不少微商、网店也在销售美瞳产品,价格从30余元至300元不等。在某电商平台,一些售卖美瞳产品的旗舰店月销量轻松过万笔,而售卖美瞳的微商,也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
选正规渠道购买
莫让美瞳变“毁瞳”
“不在乎品牌,只看花色”是很多人选购美瞳的第一要素。业内人士指出,美瞳虽然被广大用户看作美妆用品,但实际上并不属于化妆品。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彩色隐形眼镜(美瞳)定位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必须获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相应生产、经营资质证书才能进行生产经营。
一些电商平台和微商平台售卖的美瞳,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都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风险。而微商、实体美妆小店更是没有医疗器械销售许可证。
记者发现,网上一款售价仅为19.8元的年抛款美瞳,月销量超8万笔。但很多网友留言“戴上不舒服,扔了”“有异物感,不戴了”。
“美瞳直接接触眼角膜,建议尽量少戴或不戴,如果确需佩戴一定要到正规的眼镜店购买。佩戴劣质美瞳容易造成眼角膜感染,会对视力造成影响。”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庆金说。
王庆金介绍,一些劣质美瞳只有两层,佩戴后染料直接接触角膜,会造成角膜感染、发炎。曾有一个14岁的学生网购了劣质的美瞳,因长时间佩戴造成角膜感染,最后导致角膜瘢痕、视力受损,而且无法恢复。
王庆金提醒,长期佩戴美瞳还有可能造成角膜缺氧、角膜新生血管等问题的发生。消费者佩戴前需到正规医院,经专业眼科医生检查后再进行验配。如果眼睛存在炎症、干涩等情况,更需慎重佩戴美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