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源性口臭的因素
口腔卫生差 不经常或不正确地刷牙、用牙线,食物碎屑藏在牙缝里,然后在口腔里被细菌分解、腐败发臭。
饮食因素 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鸡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
口腔疾病 蛀牙的牙洞里,会藏污纳垢,不及时处理也会导致口臭的发生。牙龈炎、牙周炎等也属于口腔感染导致的牙病,同样是口臭的源头。
口水分泌少 口水具有“自我清洁”的作用,若口腔缺少口水的冲洗,细菌就会更容易滋生,产生有臭味的气体。有些药物以及某些人习惯用口呼吸,也会导致口水过少,从而引发口臭。
不同臭味,预示着不同的疾病
除了口源性口臭,剩下的就是非口源性口臭。口腔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门户,口气会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如酸臭味,可能是胃肠道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等的表现。烂苹果味是糖尿病的表现。腥臭味则可能是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等导致的。臭鸡蛋味,则更多是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
怎样消除口臭
保持口腔清洁 做到早晚正确刷牙,饭后使用牙线、漱口。刷牙时适当刷舌苔,降低嘴里口臭气体浓度。
用漱口水漱口 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可以抑制或杀死致臭菌。不过这种漱口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不能长期使用。
使用时,每次含10毫升—15毫升漱口水,紧闭口唇,通过鼓腮动舌,让漱口水到达口腔的每个部位,最后向后仰,冲击咽部后吐出,总共停留时间30秒—60秒。
多喝水 喝水不但有助于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口水,而且喝水也对口腔有冲洗作用。也可以喝些茶,茶多酚可以抑制致臭细菌的生长和产臭能力,而且茶香会冲淡一部分口臭的气味。
管好嘴、戒烟戒酒 避免吃刺激性、味重食物,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不易消化、油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及熏肉制品也少吃。
嚼口香糖 嚼含木糖醇的无糖口香糖或无糖薄荷糖,能刺激口水分泌,预防牙菌斑形成,从而保持口气清新。一般建议饭后咀嚼口香糖,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定期看牙 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牙齿,并洗一次牙。如果有牙病,就要尽快去看医生。
如果坚持以上做法,口臭仍然顽固存在,那就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是其他部位的疾病导致的口臭。
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