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4日
第12版:12

一款创维电视时刻都在监控你

每10分钟扫描一次连网设备 搜集用户隐私信息发送给“勾正数据”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使用创维电视时,发现电视每10分钟就扫描一遍所有的联网设备,包括用户的主机名、MAC地址和IP地址,甚至周边邻居的WiFi名称等隐私信息都被打包发送到了一家名为“勾正数据”的企业。

也就是说,家里有什么智能设备,谁来家里用什么设备连过WiFi,甚至周围邻居家的WiFi名是什么,这个“勾正数据”都知道。

看电视怎么会泄露隐私?这家“勾正数据”为何能进入创维电视内置的应用程序?拿到的数据又被用来干什么?

提取用户画像卖钱,已经成很多数据公司的主要业务

根据该公司对外显示的资料,“勾正数据”是一家智能营销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勾正数据”拿到的数据中,大多用来做开机广告和贴片广告的优化。而“勾正数据”官网显示,其服务涵盖了大量大家所熟悉的视频门户网站与电视厂商。2019年的一篇宣传“勾正数据”的稿件显示,“勾正数据”覆盖了1.03亿的智能电视终端,占全网设备量的55%。

创维公司发布声明称,“勾正数据”与创维旗下的酷开公司有业务合作,但合作内容仅限于以抽样调查国内收视情况为目的的必要数据采集。其他任何超出此范围的行为,均未得到许可及授权。目前已经与其解除合作关系,并责令其删除非法获取的创维用户相关数据。

数码评论员黄浩向记者解释,提取用户画像卖钱,已经成为很多数据公司的主要业务,广告商,甚至不少视频平台都需要他们提供数据,电视机开屏广告、视频APP的推送,能做到不同用户看到不同内容,都是根据用户画像来进行的,但“勾正数据”如此频繁、深入地进行用户画像收集,已经超过了本该有的限度。

黄浩说:“其实现在看到的电视机屏幕上,不同的人,被推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谓的电视机厂商或者他们的数据服务商,是怎么知道你的数据的呢?他们又是怎样通过后台收集你的数据?”

“勾正数据”为了用户画像,真的要做到“扫描家中互联网连接设备”,甚至扫描周边WiFi信息吗?黄浩解释,通过扫描不同的设备,数据服务商就能够对用户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用户隐私政策提示不够清晰,“勾正数据”致歉

事后,“勾正数据”回应称,该公司采集用户数据信息,用于研究收视相关的业务:家庭和个人收视率、收视效果分析、广告收视分析和优化。“勾正数据”因涉及采集用户设备信息,对用户隐私政策提示不够清晰,引起部分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忧,向广大用户诚恳致歉;本着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至上的理念,公司将改进和完善用户隐私政策,确保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按照用户的授权依法收集信息。

对此,黄浩认为,如此解释难以让人信服,因为消费者对于收集了哪些信息并不知情。“收集信息要有个度,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收集,这种扫描了你家里路由器全网连接的所有内容,其实已经是过度了。你收集的时候需要给予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公示和告知,让消费者来做数据收集的决策者,而不能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信息给收集走了。就好比你走在路上,有人翻了你的包,他没有拿走你的钱,但明确知道你包里装了什么东西,有多少人民币。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商家取得用户信息前,必须经过用户同意

这种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介绍,我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有明确的要求,既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商家取得信息前,必须经过用户同意。他说:“商家在取得这些信息之前,必须经过用户的同意才可以,要有明确的授权,而且这些授权不应该通过捆绑的方式取得。很多商家其实明知法律有这样的要求,却故意掠夺用户的各种信息,因为这些信息能够为他们带来相应的收益。按照法律的规定,商家应该停止侵害行为,赔偿损失,对于之前违法获取的信息,应当进行清理和删除。”

岳屾山也承认,数据公司收集用户信息,有一定专业性,用户想要取证和起诉都比较困难,这需要相关部门介入。他指出:“在实际的司法实践过程当中,用户其实很难证明自己有什么样的损失,这也是导致很多商家肆无忌惮地使用这种侵权手段获取信息的原因之一,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违法成本或者侵权成本。这其实也需要相关主管部门,不管是市场监管部门还是网络主管部门,要对这类行为及时进行清理,对相应的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从而形成有效的威慑。”

据央广新闻

2021-05-14 每10分钟扫描一次连网设备 搜集用户隐私信息发送给“勾正数据”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2505.html 1 一款创维电视时刻都在监控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