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5月13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黄骅医生徐福海成功捐献28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左图),为重庆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今年40岁的徐福海是黄骅博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自2008年参加工作,他一直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后来还管理血库。“因为每天和血液打交道,我明白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每次遇到献血活动,他总会报名参加。家里摆放的一大摞献血证书,见证了他这些年的付出。
“有一次在石家庄,我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光荣墙,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下决心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2017年,黄骅市红十字会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徐福海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名。
去年7月份,徐福海接到了黄骅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对方说,他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我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徐福海斩钉截铁地回答。
后来,徐福海顺利通过血液高分辨检测和体检。
5月8日,徐福海在妻子的陪伴下,住进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为捐献做进一步准备。此次捐献事宜,他只告诉了妻子。“其实,妻子最初反对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担心这对我的身体有不良影响。”徐福海耐心地向妻子讲述了有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最终获得了妻子的理解。
5月13日上午,经过近5个小时的时间,28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从徐福海身上被提取出来。之后,这份“生命的种子”由专人第一时间护送到重庆,为那名3岁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据悉,徐福海是我市第35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