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第15版:15

池塘春草梦

■潘玉毅

许多90后、00后的孩子,打小被父母关在学校、书房和培训班里,连大自然都很少接触,对池塘更是没什么概念。在他们的记忆里,池塘或许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我小时候,池塘是很常见的。古人笔下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型。且不说远的,我家老屋后面隔着一条小路便是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很清,风一吹,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所以,除了几只石蟹,很少能看到鱼虾之类的小生物。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池塘与垂柳似乎是人类建筑学上的一对标配,有池塘的地方多半就有柳树。家乡的池塘边也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阳春三月,长长的柳条如发丝一般垂入水中,好似爱美的姑娘在临水梳洗打扮。在旁观者眼里,池塘与柳树俨然是两个默契的好友或者一对相爱的情侣,你为我挡光,我喂你喝水,深情款款的模样,让池边的青草羡慕不已。

与许多庭院里的池塘不同,过路的行人都可以在这个小池塘赏玩。不独是人,动物们也可以。山里的鸟雀尤其爱它。它们会来池塘里喝水,有时站在池边的石板上,有时顺着垂柳掠过水面,待到水喝够了,便飞到枝头高歌一曲作为回报。还有乡下人家养的大白鹅,伸长了脖子喝足了水,追得主人家的小孩子满院子跑。

那时候,我在书里读到“荷塘”一词,心想池塘里若是开满荷花该有多好,然而它并没有因为我的期盼而真的长出一朵两朵的荷花来,不免略感失望,但这无碍于其他孩子对于池塘的喜欢。大人们再三叮嘱,不要去池塘边玩耍,但总有好奇的孩子去池塘边玩耍,弄得浑身湿漉漉的,在父母的呵斥声中,被拎上了岸。

池塘对于大人们来说另有用处,淘米、洗衣是最寻常的。池塘的水四时都是绿色的,像大自然深邃的眼眸,望也望不到底。我想,池塘里当有暗流,不然,淘米水早该把池水洗白了才是。正如朱熹诗中所写的那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池塘里也出现了一个月亮,这个月亮光泽上比空中的要稍黯一些,但距离似乎离我们更近。人打池塘边上经过,抬头望月,低头还是月。

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晚上,父母去邻居家中串门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心里害怕,用插蜡烛的插盘把门锁凿开,跑了出去。跑出去之后发现,四下里黑漆漆的,连个人影也没有,心里的恐惧又添了几分。不知不觉间走到池塘边,看见水中的光亮,心里稍得安慰,就站在岸边上看了许久。没过多久,父母便回家了。

而今,池塘已经很少见了,我亦许多年不曾见过。闲时,只能打开书本在古人的诗句里回味。池塘春草梦,也是每个人的旧梦。

2021-05-12 ■潘玉毅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2238.html 1 池塘春草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