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第09版:09

“美白牙贴”暴露了健康盲点

本报特约评论员 罗志华

多年的黄牙,只要贴7天“美白牙贴”就能变成一口大白牙?在网络销售平台上,此类堪称“美牙神器”的产品备受追捧。但记者调查发现,有消费者用后不仅没有效果,还出现了牙酸、牙龈发黑、萎缩等症状。

(据5月7日《沧州晚报》11版)

“美白牙贴”虽然价格不低,但销量十分可观。该产品广受追捧,除了与明星效应有关之外,还因为很多消费者只看到其有效的一面,希望自己的牙齿也能“7天变白”。又因为使用“美白牙贴”并不缺乏成功的案例,也使追捧这类产品有了充分的理由。只看效果,“美白牙贴”热销成为必然。

然而,该产品“美白”的背后也有另一面。

“美白牙贴”中的过氧化物可以让牙齿变白,但也会损害牙龈及周围组织。正规的医生治疗患者的牙黄症状时,宁可牺牲美白效果,也要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小的药品。而“美白牙贴”的生产厂家可不管这些,为了扩大产品销量,会让过氧化物超标数倍。不少消费者过于看重美白效果,对其毒副作用却不太关注。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很多“网红减肥药”之所以卖得好,原因在于其成分中添加了禁药“西布曲明”。“西布曲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很大,但减肥效果确实突出。有些消费者为了减肥,忽视其毒副作用,使得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根本不愁卖。

有的“黑诊所”对一些疑难杂症药到病除,很受患者欢迎。其原因在于,“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这些药品潜在且巨大的毒副作用,反而被患者漠视。

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在用药时,首先应考虑药品的毒副作用。当毒副作用较大时,即使治疗效果显著,医生也会舍弃这种药品。“黑诊所”的“医生”则只管药效、不顾风险,对患者超量使用毒副作用很大的药品,以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消费者在选择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时,也存在只看一时效果、不顾健康风险的问题。“美白牙贴”受到广泛追捧,不过是这一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因此,向全社会普及全民健康素养知识,可消除消费者对“神医”“神药”的迷信心理,让一些非法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等难以借药品之名坑害消费者。

2021-05-12 本报特约评论员 罗志华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2220.html 1 “美白牙贴”暴露了健康盲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