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第05版:05

摆摊、设计文创产品……沧州师范学院学生张馨在校园中创业,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赚到了“第一桶金”——

“时间书屋”里的故事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张馨和她的“时间书屋”

书屋里的共享自习室

张馨组织活动

“欢迎你来到时间书屋。”5月10日上午,刚刚下课的张馨,以最快的速度走出教室,来到了位于沧州师范学院11号宿舍楼一楼的时间书屋。

从学生“变身”为服务员,她微笑着迎接前来购物、看书或者上自习的同学和老师。

从以前的摆小摊,到现在创办时间书屋,“自己养自己”成了张馨最欣慰的事。

身兼数职

在沧州师范学院11号宿舍楼的一楼,时间书屋静静地迎客。它从3月份开始试营业以来,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书屋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供同学们阅读。

除了可以读书之外,这里还摆放着张馨和同学们创作的师院文创产品:印有沧州师院Logo的白色背包、别针、书签、水杯……“这些小物件带着浓浓的师院特色。”张馨说。

书屋里还设有共享自习室,同学、老师可以在这里点上一杯饮品,在共享自习室里学习、备课。

周末,时间书屋还会放经典的电影,供大家免费观看。同学们也可以在这里开一个小型的演唱会或者派对,让他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时间书屋的主人叫张馨,是沧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的一名大三学生。

张馨,今年20岁,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干劲儿。

时间书屋的营业时间从上午8点到晚上10点半。“我每天课堂和书屋两边跑,下了课就到书屋来‘上班’。”张馨说。她一个人身兼数职,有时是“奶茶小姐姐”,有时是图书管理员,有时是电影放映员,有时是打扫卫生的保洁员……

让她欣慰的是,时间书屋自从试营业之后,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让我惊喜的是,有一天,一名老师推开了时间书屋的大门。”张馨兴奋地说,那位老师点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看书备课,中午还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会儿,到了上课的时间才走。

看到老师或者同学在时间书屋忙着自己的事儿,张馨很高兴。从试营业到现在,时间书屋的营业额一直不错,最多的一天营业额达到了上千元。

每到周末,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时间书屋里举行。“本周末放电影时,书屋里坐满了人。”张馨特别有成就感。

“第一桶金”

创建时间书屋,光靠张馨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学校、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时间书屋根本就不会存在。”张馨告诉记者。

创业的想法,她从一走进大学校门就有了。大三上半学期,张馨和几个同学组建了创业团队,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做一些师院的专属文创产品。

钥匙扣、水杯、书包……张馨和同学们一遍一遍地商量:怎么把“师院元素”更好地表达出来。

他们在设计的帆布书包上,不仅印上了“沧州师院”四个字,还把师院的大门、沧州铁狮子、荷花等元素一起设计上去。“我的目的是让大家背上这个帆布书包,就能成为师院独一无二的风景。”张馨说。

他们设计的钥匙扣的形状是师院大门口,水杯上则印上“与时文创”的字样……

张馨还请来了美术学院的同学帮忙一起设计,并联系厂家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

寻找厂家的时候,张馨是一家一家地去谈。有的厂家给出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质量不好;有的厂家给出的报价太高……

经过一番努力,张馨拿到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后,特别激动。她把这些产品拿给同学老师们去看,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产品有了,怎样把它们卖出去?

去年10月份,张馨带着这些文创产品到学校齐越楼西侧小广场上的“仕林集市”去卖。

几个月下来,她每天都有收获。

沧州师范学院团委搞活动、办比赛,向他们采购了近百个杯子和书包当做礼品。“这些礼品特有纪念意义。”拿到礼品的老师和同学说。

在此期间,张馨和同学成立了“沧州与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第六届沧州师范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她也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大哭一场

上课、考研或者准备找工作,这是一名普通在校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张馨却选择了创业。

父母一开始也有质疑:“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创业赚钱的事儿现在不用想。”

“我早晚都要进入社会。我创业也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张馨说。

有了“第一桶金”作为启动资金,张馨想开一间书屋。

“书屋可以给同学们在校园中提供一个读书、学习、休闲、放松的场地。”张馨说,她还可以把自己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放在书屋里去卖。

她把这个想法跟沧州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任胡斯亮说了。

“学校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并为他们提供帮助。”胡斯亮说。学校在11号宿舍楼一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张馨提供了一间屋子,并为她申请创业资金,对书屋进行了装修。

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张馨的信心更足了,但她也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

“书屋筹备期间,我忙得头都晕了。”张馨说,她要给书屋办营业执照,根本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张馨只能一步一步地去摸索。

购进的图书到货了,张馨和小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拆包、摆书。“那几天累得想哭,晚上回到宿舍,脚疼得抬不起来。”

张馨还和同学姚依涵去奶茶店学习调制饮料,办健康证……

虽然在创业之前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她没想到有这么难。“创业太难了,有多少次我都崩溃了,但大哭一场之后我都选择了继续坚持。”张馨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苦中有乐。

靠自己

在同学眼中,张馨是个“大忙人”;在父母眼中,她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女儿;在老师眼中,她是品学兼优的“创业明星”。

今年3月份,时间书屋开始试营业。

当在手机上收到第一笔10元零钱时,张馨高兴得眼泪差点掉了下来。“既高兴又激动,这种感觉太复杂了。”

忙完店里的事,她还不能耽误学习。“我下了课就往书屋跑,随时带着书,一有空闲时间就抓紧学习。”张馨说,她现在是学生,不能耽误学习。张馨把书本带在身上,在书屋里忙完了,随时拿出作业来做。

时间书屋也吸收了几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来做“钟点工”,运营了一个多月之后,慢慢步入了正轨。

现在,张馨计划继续推出具有“师院”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我计划做几款师院的文化衫,文化衫设计了不同的图案,前景应该不错。”

对于文化衫的前景,张馨信心满满,“即将毕业的学子可以留作纪念,也可以作为参加集体活动的统一着装,更可以日常穿着。”张馨说,希望他们设计的文化衫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

现在,书屋每天都能有一笔小小的收入。张馨计划不靠父母,靠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忙着学习、忙着进货、忙着制作专属文创商品……张馨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有苦有乐。“前进的路上虽然有困难,但是快乐无比。”张馨说。

2021-05-12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摆摊、设计文创产品……沧州师范学院学生张馨在校园中创业,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赚到了“第一桶金”——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2201.html 1 “时间书屋”里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