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人类是否将变得越来越少?
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数十年来,人们一直被灌输着“人口爆炸”的理论,然而,从东亚到欧洲、从美国到巴西,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新生儿数量大幅下滑的现象。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口学家意识到:未来的30年将出现本世纪的重大决定性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决定性事件),那就是全球人口总量开始下降。而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且当前这一代人有生之年就将见到这一拐点。
正因如此,实际上我们要面临的挑战不是人口爆炸,而是人口萧条——种群无情“败落”下去。它跨越了人种、民族、文化、地域,是“人类”物种的一个大趋势。
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许多人或许认为,人口减少是一件好事,然而,答案可能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人口减少的影响极为复杂而深刻,是一个会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
“人口减少就像是地平线上可以望见的海啸,转眼就将冲到我们眼前。”一位人口专家说。
“空荡荡的地球”
太夸张吗?
早在两百多年前,英国著名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就曾预言,由于人口的增长快于食物供给的增加,人类将面临“人口爆炸”的灾难。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度被许多国家所接纳。然而事实证明,马尔萨斯忽视了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作用。
2015年,联合国预测,地球人口总量将在今后三十年里增加20亿,2050年将达到97亿,并在2100年达到110亿的峰值,随后再开始下降。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口统计学家认为,联合国的数字高估得太多了。他们认为,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地球的人口将在2040—2060年之间的某个时间点达到90亿上下的峰值,接着便开始减少。到21世纪末,全球人口或将回到现在的人口数量,并稳步走低。
改变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全世界几乎所有地方的生育率都在暴跌,而且进展的速度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上世纪50年代,欧洲的总和生育率(TFR)处在“婴儿潮”水平:平均每位妇女至少有3.0个孩子。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数字急剧下降。到198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的总和生育率跌至前所未有的1.3,甚至更低。今天,一个典型欧洲国家总和生育率大约在1.7到1.8之间:大致与美国相当。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人口学的观点,2.1左右的TFR在人口学中被称为更替水平生育率,意思是一对夫妇平均生育2个子女以实现对自身的替代,就是人口简单再生产。倘若一对夫妇平均生育不足2个孩子,就是人口减缩再生产,总人口则会不断减少。
这一趋势在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印证,上述地方生育率和新生儿人数连年走低。
今年3月,韩国首尔市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首尔市人口数量32年来首次跌破1000万。2020年,韩国首次录得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这意味着韩国人口已达到峰值,开始下降。有学者称,韩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
今天,在中国或印度出生(或者没出生)的孩子,将塑造全球人口格局的未来。由于全球超1/3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两个国家,故这两个国家的新生儿将成为世界未来人口的重要基准。但是,中国和印度发出的信号表明,两国的人口很快就会达到增长的巅峰,接着就会跟全球的其余地区一样,进入人口增长迟滞的状态。
人口为何减少?
全球最大的调研公司之一益普索公共事务CEO 达雷尔·布里克认为,马尔萨斯的爆炸性人口增长理论并未在现实中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城市化的进展和女性权利意识的提高。“几乎在所有国家,城市化都是生育率降低最重要的因素。”布里克说。
城市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生育经济学的账本,它把孩子从农业时代的“资产”变成了“负债”,养育孩子的成本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化往往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她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更加自主,有更多避孕措施可供选择。同时,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对婚姻和育儿有着重大影响的家族和宗教的权威影响在下降。
欧洲人口学家,维也纳经济与商业大学的人口学家沃尔夫冈·鲁茨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一些人口统计学家认为,之前的人口预测之所以不准确,在于未将发展中国家因为城市化而实现的教育进步纳入未来人口预测的考量。
鲁茨认为,“一旦女性进入社会,接受教育,有了事业,她就会想要拥有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家庭或者不生孩子。”鲁茨解释说,“这件事开了头就没有回头路。一旦只生一两个孩子的做法成为常态,就不会再轻易变化。夫妻也不再认为生孩子是自己必须承担的义务。”
更重要的是,生育率的下降导致的人口减少几乎不可逆转。一旦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这种状态,它几乎不可能停下来——因为每一年育龄女性的人数都会比前一年更少。而更难以逆转的是伴随着低生育率而来的心态变化,人口学家将这种心态称为“低生育陷阱”。
如何应对?
“韩国的未来没有任何希望。”48岁的首尔国立大学人口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车永泰说。
在车永泰的眼中,韩国的未来已然“注定黯淡”。“在我出生的那一年(1973年)韩国有100万婴儿出生。1991年,这一数字降到70万,2002年降到48万,2016年降到36万,而去年2020年,只有不到28万人出生。”车永泰说,“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人想到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人口下降如此之剧烈。”
事实上,韩国已然连续好几年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仅为0.84)。车永泰预计,10年后,韩国人口会开始剧烈下降,到本世纪末韩国人口将缩减到1700万(其中1400万集中在首尔地区)。
“当今天出生的孩子步入中年时,他们面对的将是一个与今天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可能会发现,地球变得更加城市化、犯罪率更低、环境更健康,但有更多的老年人。尽管寻找工作或许不难,但收入很难维持生计,因为为了支付所有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养老费用,税收将吃掉大部分薪水。学校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多,因为孩子不多了。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慢慢变老的城市化世界中,乡村将日趋凋敝直至消失。”布里克这样描述着未来。
眼下,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积极进行“干预”。布里克和车永泰总结了两类主要措施:福利政策鼓励夫妇多生孩子;或者借力移民来补偿人口。
对于前者,许多国家曾尝试过如增加产假和陪产假、免费的育儿服务、额外的补贴福利等刺激育龄夫妇生孩子。然而,欧洲、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例子都表明,这样的做法代价是昂贵的,并且收效甚微。
“尚未有一个国家成功地将生育率恢复到维持人口数量所需的更替水平(2.1),更不用说在经济衰退期间(例如遇到疫情)生育率时常下降。”布里克说。
对于后者,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正是依靠着长期以来的外来移民增加他们的人口,补偿下降的生育率。然而,假使一个国家没有接纳多元文化的精神,那这样的做法只会引来灾难。更重要的是,一旦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都在下降的时候,这就不再是解决的办法。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