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1日
第05版:05

他们是安宁疗护志愿者,帮助的对象都是重病患者。他们无私地捧出一颗爱心,只为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们的爱,温暖着患者生命的最后时刻

本报记者 钱冀敏 摄影报道

赵洪雁(左二)、兰香(左三)等志愿者为患者过母亲节

志愿者兰香和9岁患儿琪琪在一起

志愿者古华林(左二)、赵洪雁(左三)、丁磊(右)看望重病患者

5月9日上午10点半,兰香、赵洪雁等安宁疗护志愿者再一次来到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他们要为病房里的“母亲们”过一个别样的母亲节。

这些母亲身患重病,只能与病床为伴。“天下的母亲都如此相似,纵使生活万般滋味,依旧选择坚强面对——致敬伟大的母亲。”志愿者用心在卡片上写下这样的寄语。鲜花、小蛋糕、卡片……一位母亲接过礼物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每个生命都应被尊重

今年72岁的赵洪雁是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他说:“我是这里的‘常客’了,每个月都会来三四次,义务给这里的患者们理发。”

对于那些肿瘤晚期的患者来说,看似普通的理发都是件困难的事。他们行动不便,大都长期卧病在床,住在医院病房里,外出理发几乎是不可能的。赵洪雁自学理发,一有时间就会带上他的理发工具,为安宁疗护病房里的患者们理发。

赵洪雁热衷公益,退休后就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4月,在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时,他认识了同样来做公益的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在和郭艳汝的交谈中,赵洪雁了解了安宁疗护的理念,非常认同。

当郭艳汝提出要成立“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时,他踊跃地报了名。

赵洪雁介绍说,在安宁疗护病房里,作为志愿者,他主要是为这里的患者提供生活服务,比如理发、与患者聊天等。

有一次,赵洪雁为一位癌症晚期的老人理发。这位老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动,长时间的病痛折磨让她看起来很憔悴,头发很长且非常凌乱。

赵洪雁弯着腰,费了很大劲儿,反复变换位置,为老人细心地梳理头发。

帮老人理完发,赵洪雁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老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握住赵洪雁的手,眼角湿润了。

还有一次,临近春节,赵洪雁为一位患白血病的8岁男孩理发。

没多久,这个男孩在安宁疗护病房里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孩子的父母非常悲痛,希望能给他们疼爱的孩子最后化化妆,再送孩子“上路”。

郭艳汝询问志愿者,有谁能满足孩子父母这个心愿。赵洪雁没有犹豫,他来到医院给那个男孩化了妆。化完妆后,孩子的母亲非常感谢,拿出钱就往赵洪雁手里塞。赵洪雁婉言谢绝。他说:“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我是一名安宁疗护志愿者,我希望尽我所能为患者服务好。”

“我理解那种无助的痛”

90后丁磊是一名日语翻译,也是一名安宁疗护志愿者。

丁磊说,22岁时,他生过一场病。病魔降临让他觉得恐惧,感觉自己的人生跌入了深渊。

他忘不了看病的经历——虚弱地靠在父亲肩膀上,坐了20多站的公交车去医院,辗转北京、天津等地求医。

那段时间,他感到人在疾病面前,是那样无助。后来,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有了抗击病魔的勇气。丁磊说:“非常庆幸,我的病现在好了。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爱生命,也更加懂得感恩。后来,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希望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时,丁磊结识了郭艳汝,并加入了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刘志静护士长询问丁磊是否有时间主持一场特殊的典礼,他们计划为一位患者在病房里举办金婚庆典。丁磊立即答应了。

当时老人的身体很虚弱。金婚庆典这天,病房墙上贴着大大的双喜字,儿女们手捧鲜花簇拥着老人,护士端着蛋糕,穿着喜庆唐装的老两口幸福又感动。

老人开心,老人的儿女们则偷偷地转过身流下了泪水。

丁磊虽然觉得自己的主持不太专业,但他说能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非常欣慰。

丁磊说:“在安宁疗护病房,看到那些患者,我能理解病魔降临时那种无助的痛,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温暖他们。”

陪伴9岁女孩走过最后时光

兰香是沧州市迎宾小学副校长,同时也是安宁疗护志愿者。

让兰香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是陪伴一名9岁女孩走过最后一个月的时光。

琪琪是个大眼睛女孩儿,9岁。见到琪琪之前,兰香和琪琪妈妈有过一次长谈。琪琪妈妈告诉兰香,女儿被确诊患上神经母细胞瘤,这是一种比白血病更可怕的疾病,一家人已经和病魔抗争了多年。

4年的治疗过程,女儿病情的反复和逐渐加重掏空了这位母亲的一切。

琪琪妈妈告诉兰香,琪琪从小就是个乖巧的孩子。从5岁病发,到后来手术、化疗、放疗,各种抽血、打针、化验,她几乎没哭过。特别难受的时候,她会轻声对护士说:“阿姨,您能轻点儿扎吗?”琪琪那白嫩瘦削的小胳膊上,早已千针百孔、遍布淤青,但她从不叫疼。

可是有一天,琪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突然用被单蒙住头,嘤嘤哭泣起来。原来,在和弟弟视频聊天的时候,琪琪知道4岁的弟弟买了小书包,上了幼儿园。无数的病痛没有把琪琪打垮,可她知道了弟弟上学这个消息,那颗稚嫩的心还是受伤了,重重的伤。

郭艳汝得知这个消息后,希望尽力圆琪琪上学的梦,于是找到了兰香。

兰香了解了琪琪的情况。那时的琪琪,因为肿瘤压迫脊柱神经,胸部以下已经完全失去知觉。别说上学,对她来说,站立都已是奢望。

兰香清楚,琪琪上学这件事是真的实现不了了,但她还是和琪琪见了面。她想,让琪琪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和一位老师成为朋友,这也许会成为她生命里最大的慰藉吧!

琪琪初见兰香时很害羞,一直用嘴咬着胳膊。兰香上前握住琪琪的小手。

兰香回忆说:“一开始她局促不安,到愿意和我聊天,后来逐渐愿意和我分享弟弟的趣事,愿意给我拍照。和她聊天,我从不把她当病人看待,我们一起给洋娃娃穿鞋子,看到她熟练地给娃娃系上鞋带,我会由衷地为她竖起大拇指……”

琪琪最后的生命时光里,兰香一有时间就会来病房陪伴她。琪琪对着亲人,经常自豪地炫耀:“我有一位老师朋友,她又来看我了!”

一个周末,琪琪穿着粉色公主裙在爱的包围中安宁地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那个大眼睛女孩儿也永远定格在了兰香的记忆里。

温暖他们最后一程

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介绍说:“安宁疗护主要针对肿瘤患者、慢性病患者。当他们的疾病进入中晚期,治愈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疼痛等各种不适让他们痛苦难忍。安宁疗护可以帮患者减少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尽量让他们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生命最后的阶段。”

郭艳汝说,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还有很多志愿者,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志愿者赵永亮一直热心公益,听说要成立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后第一个积极加入进来。一位患癌症即将去世的父亲,双胞胎孩子还在上学,孩子是他最大的牵挂。赵永亮积极联系爱心人士,为他的双胞胎孩子争取到爱心助学基金。志愿者古华林,原来做遗容整理工作,不仅义务为安宁疗护病房里的逝者进行遗容整理,还义务教医护人员和其他志愿者整理遗容……

郭艳汝介绍说,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2019年9月成立,成立的初衷主要是想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现在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共有40余人,他们会为患者提供生活服务、心理疏导、遗嘱公证、法律咨询等帮助。

愿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都能被温暖包围——这是所有安宁疗护志愿者的心声。

2021-05-11 本报记者 钱冀敏 摄影报道 他们是安宁疗护志愿者,帮助的对象都是重病患者。他们无私地捧出一颗爱心,只为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2037.html 1 他们的爱,温暖着患者生命的最后时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