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孩子起名非常讲究,要避祖先的名讳。但是,书圣王羲之所属的琅琊王氏家族,几代人名字后面几乎都带着一个“之”字,比如王羲之的儿子王涣之、王徽之、王献之。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当时的人们起名一般起单名,比如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堂伯父王导、王敦。其实,最后一个“之”字,只是其身份象征,标志着他们都信仰一个宗教:天师道。当时王氏家族以及其他很多大家族,都是天师道的信徒。所以,这个“之”字,代表这个人是天师道信徒。
魏书记载,有一个人叫做寇谦之,而在其他史书中则称为“寇谦”。其实,两人是一个人。因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字中都有“之”,并不犯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