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依霖
我市的爱心人士王平一直在义务帮助一群自闭症儿童。最近,她一直在为这些孩子寻找一个合适的舞台,让他们实现上台演出的梦想。她的这个心愿,也承载了很多家庭的期盼。
他们渴望被看见
小胖是在3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自闭症的。自从儿子确诊之后,王杰的心再也没有平静过。
2019年夏天,王杰带6岁的小胖去学习画画。母子俩路过一间音乐教室时,悠扬的手风琴声从屋里传出。小胖扒在门边,听了很久。
回家的路上,小胖哼了几句旋律。王杰马上听了出来,这就是刚才他们听到的曲子。那一刻,王杰看到了一条能和儿子内心世界连接的小路。
之后,王杰便带着小胖去练习拉手风琴。经过两年的学习,小胖已经可以熟练地演奏很多曲子,还在河北省的一次手风琴比赛中获了奖。舞台的灯光下,小胖的眼神里开始有了自信。
“像小胖这样的自闭症儿童有很多,他们通过在舞台上的自我展示,收获了大家的赞美与鼓励,慢慢找到了自信。”41岁的王平告诉记者,5年前,她的孩子被误诊为自闭症患者。那段时间,她结识了不少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也和这些特殊的孩子结了缘。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打开心扉,多和外界接触,王平找到了很多爱心志愿者。几年时间里,王平带领志愿者为孩子们举办了读书会、画展等很多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聚在一起。工作之余,王平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群孩子身上。
谁能提供一个舞台
“为自闭症孩子搭建一个舞台,不仅仅是通过展示自我疗愈他们内心的自卑,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加深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同时,孩子的家长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交流经验。”王平说。
和自闭症儿童接触多了,王平发现这些孩子专注力不错,学东西很快。他们喜欢在舞台上被注视的感觉。这些孩子的家长希望多一些机会,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孩子的心愿,也是王平的心愿。她多方联系,希望借助社会力量找到一处合适的场地。在王平的努力下,市区一家酒店和一家医院曾为这群孩子们免费提供会议室,当作他们的活动舞台,然而,酒店和医院的环境相对安静,而孩子们表演的声音较大,几次活动下来,王平只能放弃了这两处地点。
“孩子们需要一个室内的舞台,每个月使用一次。舞台音响、灯光齐全,能容纳20到30个人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不怕吵闹。如果谁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太好了。”王平对记者说出了心愿。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能帮助王平和这些自闭症儿童找到一个合适的活动场所,免费为孩子提供一个舞台,请与记者联系。
电话:1571009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