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过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心脏病症状,经过各种检查方法都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然而这些症状反复发作;还有一些冠心病患者在置入心脏支架或者行冠脉搭桥术后,其胸闷、憋气、心慌等症状反而发作更加频繁,导致不断去医院就诊,最终被医生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症)”呢?
什么是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是一种由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失调为主的疾病, 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 是心血管系统典型的心身疾病, 和正常冠状动脉情况下的不典型胸痛或非心源性胸痛在概念上有很大的重叠的地方。
心脏神经症患者主观症状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 为一种或几种症状的组合, 即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眩晕、脉促、头痛、睡眠及胃肠道紊乱。
心脏神经症的发生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 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疑病等。许多研究表明, 心脏神经症患者心脏活动对应激有着异常的反应,且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如偏执、情绪不稳定, 对工作生活中的不解事件不能自我宽解, 时而紧张、焦虑, 时而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
心脏神经症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心脏神经症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导致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就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此外,一些医源性的因素也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如由于医务人员诊断上的错误或者解释工作不足,将非器质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脏病,因此,都可造成患者精神负担过重、紧张、焦虑而诱发本病。
如何诊断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排除性的诊断、归纳性的诊断、症状性的诊断。所谓排除性的诊断,就是将严重的器质性的疾病排除掉,否则容易误诊,造成严重的后果。所谓症状性的诊断,就是说人的情绪心理反应也是相当复杂的,有些情况已经超出了神经症的范畴,成为一种心理疾病。有时难以给这些心理问题一个确定的定义,有时可以模糊疾病诊断,可以积极处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患者在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同时,也可能患有心脏神经症。比如说,常见的急性心肌梗塞后的焦虑抑郁,发生比例可达20%—40%,急性心肌梗塞毫无疑问是器质性的问题,而焦虑抑郁是情绪性神经症的问题,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身上。
心脏神经症危害有多大
心脏神经症虽然没有器质性的心脏问题,但是其危害程度之大不得不予以重视:
1.患者备受疾病困扰 常出现难以缓解的胸闷、胸痛、憋气、心悸、头晕、咽喉发紧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很多人丧失劳动力;
2.增加了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风险 心脏神经症和冠心病往往以共病方式存在,也就是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出现,心脏神经症的严重症状会刺激心肌缺血发作,加重心肌缺血。
3.增加医疗负担 心脏神经症患者因为胸闷、憋气、心悸等不适症状反复出现,缠绵难愈,因此,一般都连续辗转求医,经历各种检查,造成了很多医疗支出。
4.造成医患关系的冲突 这些患者往往由于不良情绪的主导,使得他们对医疗诊治过程充满疑虑,依从性下降,对医疗结果不满意,很容易造成医患冲突。
心脏神经症如何治疗
本症虽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是确实是一种病态或心理障碍。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措施如下:
1.医务人员要同情关心患者,应取得患者的信任。详细了解患者得病经过,分析可能引起本症的主要诱因,然后进行仔细的心血管系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可向患者详细分析和解释病情,使之相信自己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使其了解本症的病因和本质,以解除顾虑。同时告诉患者,本症形成有一个过程,要治愈也需要一段时间,且有不断反复。因此,治疗不能操之过急,乐观对待,切莫悲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患者要根据病情轻重减少或调整工作,有规律地生活,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但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量不宜过大。
3.适当应用一些镇静安神、抗焦虑的药物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心脏神经症
中医认为心脏神经症的基本病机在于心脏亏虚,胆郁痰扰,其治疗在于补益心脏、疏利肝胆、宁心安神、怡情易性,予以相应的中药处方治疗。所谓“怡情易性”是指本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神治疗对于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努力解除致病原因,使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如何预防心脏神经症的发生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剧增,不良情绪肆意蔓延。焦虑抑郁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基本特征。因此,作为医生来讲,要重视患者的情绪问题,分析归纳这些情绪是否是导致患者一系列症状的原因,并及时给予疏导。尤其不能给予不当解释,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如仅仅因为体检发现有高血压、早搏、心电图T波变化等,就诊断为冠心病,告知患者有危险,会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对于一些诊断明确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那些起搏器、冠脉搭桥、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特别要注意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以免让一些认知错误发展为心理障碍。
对于患者来讲,平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倾诉,定期释放压力,避免不良情绪的积累,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