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0日
第05版:05

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7个学生的生日集中在三四月份。为了让这些不能回家的孩子感受家的温暖,老师们精心策划,送给他们一个惊喜——

7名聋哑孩子的“集体生日”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生日会上孩子们幸福的笑脸

老师给孩子们脸上抹奶油

孩子们自导自演的节目

收到礼物很开心

4月7日下午,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7个孩子走进了职教楼的烘焙教室,看到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惊喜之后,眼睛里的光瞬间被点亮了。

3个漂亮的生日蛋糕、一盘盘可口的菜肴,还有瓜子、糖果……在老师们的祝福里,7个孩子过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集体生日。

这7个孩子都是听障孩子,他们虽然不会说话,但眼神中流露出内心的激动。

集体生日

4月7日下午6点,职教楼的烘焙教室中,一场热烈的集体生日会如期而至。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在这个集体生日会上,孩子们用手语相互表达着祝福。

常焕然、许坤琦、李家旭、肖林峰、谢鹭宇、户云淇、雷璨箔7名小寿星戴着生日帽,互相表达着祝福,也接受着其他同学的祝福。

这么多孩子同一天过生日?

“其实并不是。”老师杨伟告诉记者,特教学校职中部高一高二共有学生17人,他们中有7个人的生日集中在三四月份。

老师杨伟决定在4月7日这一天,让孩子们过一个集体的生日。

在这个喜悦的日子里,教室中弥漫着幸福的气息。

老师杨伟和杨丹摆好生日蛋糕、瓜子、糖果、菜品,用手语向孩子们表达着美好的祝愿。

过生日的7名同学被同学们簇拥着来到中间,大家一起吹蜡烛、吃蛋糕、送祝福、交换礼物。

小寿星们用手语开心地向同学们分享着他们的生日愿望:“希望未来毕业后我可以找到一份很棒的工作”“希望我身边的人健健康康的”“希望我考试成绩每次满分”“希望我能再长高5厘米”……

生日会逐渐走向了高潮,孩子们把蛋糕上的奶油“温柔地”抹在寿星们的脸上。

生日会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表演节目和做游戏了。

孩子们踊跃上台,常焕然和肖林峰跳起了“螃蟹舞”,许坤琦跳起了拉丁舞,孩子们集体表演了“手指舞”……

“虽然孩子们听不见音乐,但是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玩得特别开心。”杨丹老师说。

晚上8点,生日会即将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上讲台,用舞蹈和手语开心地表达着幸福和感动。

老师的爱

今年3月份,孩子们的新学期开始了。按照学校的规定,上课的日子里,孩子们是不能随便走出校门的。

在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孩子们的生日进行了统计。

统计孩子们生日这个事儿,是老师杨伟和杨丹自发去做的。

许坤琦的家在海兴县。不能回家过生日的她原本情绪很低落,老师和同学们给她过完生日之后,她别提多开心了。

她用手语告诉记者:“我是最幸福的人啊,这么多人为我过生日。”

家住孟村回族自治县的肖林峰从初中就开始住校。“过完这个生日我就19岁了,希望自己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工作。”肖林峰用手语表示。

“过生日表示孩子又长大了一岁。”老师杨伟说,希望同学们在前行的路上自立自强,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心传递者。

为了这个集体生日,老师杨伟和杨丹付出最多。

作为一名烹饪老师,教面点的杨丹老师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她负责教孩子们做蛋糕、点心、桃酥、馒头等。

“孩子们在校园里碰到我之后,经常兴高采烈地问我明天学做什么好吃的。”杨丹说。

杨伟老师负责教孩子们刀工、颠勺、做凉菜、做热菜等。

练习刀工比较枯燥,需要大量反复地练习。学习炒菜需要孩子们反复练习颠勺,还要掌握好做菜的火候。

“我在课上对这些孩子们很严厉。”杨伟说,“这些孩子听不见,我就一遍一遍地给他们做示范,之后再让他们跟着我一遍遍地做。孩子们都比较怕我。”

杨伟老师说,他对孩子们严厉一点儿,他们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不会走更多的弯路。

“孩子们不能回家和亲人一起过生日,肯定会失落啊。”杨伟老师严厉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柔软的心。给孩子们过集体生日这个事儿,就是他提出来的。

孩子们上午上烹饪课,下午上文化课,一整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面点老师杨丹就把做蛋糕的任务承担了起来。

7日下午,她开始做生日蛋糕。她先把蛋糕坯用烤箱烤好,然后准备奶油、切水果。

“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做蛋糕的水果。”杨丹说。这天下午,她给孩子们一口气做了三个蛋糕。

杨伟老师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来了瓜子、糖果、蜡烛,还有生日帽。“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日会更有仪式感,蜡烛、生日帽不可缺。”杨伟说,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杨伟还给孩子们做了自己拿手的卤菜,让孩子们品尝。

懂事的孩子们

看到孩子们推开教室门之后惊喜的表情,杨伟和杨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生日会开场的时候,老师们也表达了对孩子们的祝福。

“孩子们,这次生日之后,你们有的已经18岁,有的已经20岁了。这意味着你们长大了。”杨伟用简单的手语对孩子们表达着他的祝福,“希望你们珍惜校园时光,好好学习,今后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一年多的相处时间中,杨伟、杨丹老师和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这些孩子太懂事了。”作为一名烹饪老师,杨伟第一次教听障孩子。他感觉这些孩子不仅学习态度端正,还特别懂礼貌,关心他人。

他们经常被孩子们所做的一些事儿感动着。“举个简单的例子,生日会到了切蛋糕的环节,孩子们切下来的第一块蛋糕一定是拿给老师。”杨丹老师说,“他们会看着老师们吃下第一口之后,他们自己才吃。”

晚会结束后,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都弄乱了。

不用老师们的提醒,孩子们自发地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擦桌子,有的收垃圾,有的扫地,很快烘焙教室就恢复了原来干净整洁的模样。

看到孩子们在生日会上开心的笑脸,杨伟和杨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场有意义的生日会,不仅要让孩子们过得开心快乐,还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成长。”杨伟老师说。

2021-04-20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7个学生的生日集中在三四月份。为了让这些不能回家的孩子感受家的温暖,老师们精心策划,送给他们一个惊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0217.html 1 7名聋哑孩子的“集体生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