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寻常可见,在村庄、在山野、在路旁,在每一个春天里,我们都能见到桃花的身影。春日桃花的一抹艳丽,也能吸引人们灼热的目光。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碧桃。碧桃的花是重瓣的,花形大,颜色艳丽。看得多了,就觉得碧桃花也是寻常。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审美疲劳,或是春花见得多了,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了。此后,很长时间里,对于花木,我是不太上心的。直到这几年,才开始慢慢喜欢一个人闲闲地在外面逛。一路看花看草,看云看天,心闲了,心情也开朗起来,如花如云,自然也就倍感惬意了。
早上,在一片绿地上看见几株正盛开着的桃花,心就动了一下,便走过去,站在桃树下,看那一树的桃花。单看桃花,那几株像是野山桃。花五瓣,浅浅的粉红,在阳光的照射下艳而不俗。有着静的气质,也有着闹的色调。
站在树下看桃花,总觉得还缺少一点看花的氛围,或者说这样的情境不足以让你喜欢上一树桃花,也不足以让人生出些许关于一树桃花的遐思。想起王维在《辋川别业》诗中写桃花的句子,“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若是一树桃花盛开在水边,当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那年出去游玩,正是油菜花开时,沿途的山坡上、田野里,到处是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本该是耀人眼目的色调,而在满目新绿的映衬下,却又是那样悦目宜人。在山坡上,不时看到成片的桃花林,其时桃花也正开着。在溪边,偶尔能看到三两株的桃花,那些大概是野山桃吧。我是喜欢野山桃的,学校里曾种过成片的野山桃。
秋天时,野山桃树的叶子落了,老师教我们在野山桃上嫁接桃树的新品种。此后,我们便时常关注那些嫁接过新芽的桃树了,直到看见嫁接的芽在春天萌出,开花、展叶,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也因此而开心起来。彼时,我们的愿望那样简单,那样容易满足,也是那样的无忧无虑。
王维诗中说的水上桃花,更像是我与桃花之间的一个插曲、一种点缀,但也是诗意盈盈的。在一处村落里,我看见离老井的井栏不远处,有一株桃树,其时桃花正开。桃花开时,雨水也多,井水也涨了起来。站在井旁,从某一个角度从井口看下去,能看见井中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房舍桃花的影子。
一点风过,那些倒影晃了晃,一只水桶从井口放下去,打碎了井中的倒影。打水的人走了,老井恢复了平静,那些美丽的倒影又回来了,像是被一阵轻风拂去,又被另一阵飞鸟送回来。
我常在路过一些地方时,仔细地观察所见到的景象,但也常常会开开小差,对着眼前所见浮想联翩。桃树生于水边,便有了水上的桃花。桃花的影子落在水里,仿佛岸上的那一树桃花也开得安静了,桃花原来也可以安静如许。但这样的安静总是难得的,它会被一阵路过的风、一条跃出水面的鱼、一只跳入水中的青蛙,甚至是一只刚刚学会游动的蝌蚪所惊扰,有时也会被落下的一片桃花的花瓣所惊扰,可我们还是会喜欢一树艳丽欲燃的桃花,喜欢它们在水面上片刻的安静。
山间溪畔的桃花,最是自得自然,自开又自落。它的盛开,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留意到,也不清楚会有多少人只是一瞥而过,可是它们依旧,不在意风雨,也不在意路过的人们。想起李白在《山中问答》中写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只要心中有闲,纵是桃花随了流水,悠然远去,又何妨我在此方天地里诗意栖居。
水上桃花,盛开着的是风景,也是倒影。春天里,一树桃花,开在水上的倒影,也会成为你心中的倒影吗?它是安静的,还是易碎的?它能在破碎之后重又平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