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挠别人胳肢窝的爱好,趁别人不注意时突然挠向他们的腰、腋窝之类的地方,久久不肯撒手,然后看着他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无法自拔。
但无论多么努力地胳肢自己,就是不痒。同样是挠痒,却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有人会问:自己挠痒和别人挠痒到底有何不同?带着这些疑问,今天让我们来走进挠痒背后的故事。
原来在人的皮肤中有一种痒觉感受器,就是我们俗称的“痒痒肉”, 它多分布在人体淋巴与神经区域,与脑神经直接相连,因而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以致我们会忍不住发笑。
当身体某部位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把这种痒的信息传递给脑神经。脑神经接受到信息时,便做出某种反射行为来抵消痒感,比如会发出笑声或者积极地躲避。
因此,在受到别人的搔痒时,人会不由得发出笑声。
自己挠痒和别人挠痒有何不同?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莫尔教授通过实验发现了挠自己痒痒的秘诀。通过一只手操控机器,另一只手接受信息。布莱克·莫尔教授发现,当动作传导延迟0.1秒到0.3秒时,就可以扰乱大脑的动作预知功能。
他们团队在实验结束后得出一个结论:当我们感觉到的触觉刺激和我们大脑发出运动指令的可能结果在时间或空间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痒”。也就是说,外界挠痒比自我挠痒更刺激、愉悦,也更痒。
但是也有其他解释:当自己挠自己时,人的小脑会发出一个信号,告诉人脑的其他部分,不要对这种刺激给予反应。但是,当被别人胳肢时,即便人预先知道,但小脑却不会发出警告信号,大脑会对外来刺激立刻作出反应,人就会觉得特别痒了。
所以当我们胳肢自己时,我们的动作和动作结果能够被大脑所预测,伴随这个预测我们身体会在精准的区域放电,弱化受到触觉刺激的强度。
如果你能挠痒自己,就和精神分裂症有关。
研究人员曾经实验:分别请来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人员和健康人员各15名,每个人都接受自己或他人的挠痒,只有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反映,被自己挠痒和被研究人员挠痒感觉一样,都非常瘙痒。
所以,如果你能挠痒自己并且大笑不止,那很有可能是你的大脑中运动系统出了问题。
告诉你挠别人哪里最痒
一般情况下,人的腋窝、腹股沟、脚底心等处对痒最为敏感,因为这些地方都属于“非暴露区”,平时受到抓搔刺激的机会很少,加上这些部位的皮肤感受器又比较丰富,两相结合,对痒的感觉也就敏锐多了。
但也有一些人的鼻毛、睫毛、嘴唇等部位最怕痒,其次是腋窝和脚心,还有一些比较隐私的地方,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有人对你挠痒,你很可能会因为无法忍耐而大笑不止。这似乎是人类身上所特有的一种身体反应。然而,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同为哺乳动物的老鼠,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在实验当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频设备来捕获老鼠的笑声,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已经超出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的范围。而实验结果的确被证实获取了老鼠的笑声。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如果让老鼠暴露在强光之下,因为压力过大,它就不会再因为挠痒而发笑。
科学家们通过给老鼠挠痒,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发了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了解动物的快乐有助于改善它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圈养条件下。
除此之外,从挠痒研究中得到的一大收获是:动物是复杂的生物体,能够表现出与人类相当的积极情绪。理解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明白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明白作为人的意义。
据“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