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艳 摄影报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古到今,吃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如今,人们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作为一间食品安全快检室,我存在的意义可是非常巨大的。
每个量杯都要摇晃50次
我的家坐落在华北商厦新华路店的超市入口处,是一个约两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子。之所以建成玻璃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看到我里面的样子。
我的内部有两张工作台:一张是检测蔬菜、水果的,一张是检测肉类的。
每天早上7点30分,负责快检的超市工作人员庞永梅就会准时来到超市。查看来货清单后,她会在当日新上的果蔬品种里,随机挑选样品进行检测。
10多分钟后,庞永梅带着挑选好的检测样品回到快检室。
换上白色的工作服,戴好口罩和卫生帽后,她开始进行检测工作。
今天,超市新进的商品有娃娃菜、小葱、红椒、荷兰瓜、芒果、红提等15种果蔬。
在庞永梅面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15个塑料量杯。庞永梅先将纯净水倒入其中,再把果蔬样品用剪刀剪下一部分放到量杯中。
庞永梅拿起量杯开始摇晃,每个量杯都要摇晃50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样品表皮上残留物质能充分溶于水。
我认识庞永梅已经5年了,还记得她开始做食品快检工作时,每次都是一个量杯一个量杯地摇晃。
后来,找到窍门的她开始单手拿两个量杯同时摇晃。
我每天都能听到她一边摇晃,一边数数的声音。
“1、2、3……50;1、2、3……50;1、2……”每天,她都在一丝不苟地数数,数年如一日。
每年5400张农药速测卡
摇晃完毕,在等待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庞永梅将10张农药速测卡插入到农药残留检测仪上,调整好设备的温度,然后在每张速测卡上滴入一滴洗脱液。
这个农药残留检测仪可以有效检测果蔬样品上是否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10分钟后,庞永梅分别用滴管吸取了量杯中的液体滴到前面9张农药速测卡上。最后一张速测卡是比对卡片,只滴入洗脱液即可。
3分钟的显色时间过后,前面9张农药速测卡上全部显示为天蓝色,与比对卡颜色相同。
这说明,检测样品无农药残留。
第一批样品检测完毕,庞永梅将已经用过的检测卡取出,归档记录,拍照留存。
紧接着,她又重复刚才的步骤,进行第二批6个样品的检测。
检测结果出来了,测试卡上依然是天蓝色。
平均每天,庞永梅都要测15个样品,每月使用450张农药速测卡,每年就是5400张。
看着一张张的速测卡在庞永梅的操作下变成了天蓝色,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因为我这个小小的快检室也为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尽了一份力。
快速检测瘦肉精
在庞永梅工作的同时,另一张工作台上的邓桂娟也在忙碌着,她的任务是检测肉类的克伦特罗残留量。
说到“克伦特罗”,可能大家不太明白,但要说瘦肉精,你们肯定都听说过。
其实,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物,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就是指克伦特罗。
每天早上,邓桂娟在超市经营的各品牌肉类商品中,随机选取5种,每种切下1克样品,分别放到5个试管里,再往其中加入洗脱液。
静置3分钟后,邓桂娟将试管放到水浴锅中,小火煮5分钟,取出,晾凉。
邓桂娟将快速检测试纸插入到试管中。5张测试纸均显示出两道红线,这表明检测样品不含瘦肉精或瘦肉精含量小于5.0微克/千克。
当天的检测都完成后,庞永梅和邓桂娟将检测结果拍照留存、上传,然后,开始收拾、清洗检测器皿。
这时,我听到邓桂娟和庞永梅聊起了天:“咱们在这工作了那么多年,用了几万张测试纸、测试卡,从来没检测出食品有问题来。那每天的工作还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了,测出来的食品是安全的,这就是咱们工作的意义,我可不希望测出问题来。”
测试纸、测试卡的消耗量也是华北商厦新华路店超市经理张志刚常念叨的一件事,他总说,我这个快检室特别“费钱”。开始我还挺不服气,后来听他算完那笔账我才知道,原来,在快检室,每月固定的试剂支出就有约6000元,一年就是7万余元。
一车韭菜被丢掉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也经历过几次商品农药残留事件。
那年的夏天,我刚刚建成的时候,超市采购了一批韭菜。那批韭菜样品被检测后,农药速测卡显色区域为白色,这就说明农药残留量较高。
那次,超市的领导十分重视,满满一购物车近50公斤的韭菜被丢掉了不说,采购员也被紧急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的会议。
从那以后的连续数天里,采购员们到蔬菜批发市场采购韭菜时,都不再大批量采购,而是先取一些样品。
让我感到无奈的是,那些样品经检测也全都不合格。
那段时间,超市里没有韭菜可卖。一直到后来,超市工作人员经过多方考察,和山东的一家大型蔬菜批发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后,这一情况才得到解决。超市里韭菜又开始上架了。
听超市的员工说,这家蔬菜批发公司也有食品安全监测室,菜农的菜在那里就会经过一道检测程序。
后来,我又接连检测出几次农药超标蔬菜。按照相关规定,那些不合格的果蔬都被销毁了。超市也在我的帮助下找到了稳定且安全的供货方。
因为检测员认真仔细的把关工作,这家超市也被评为“放心肉菜示范单位”。
一个可永久追溯的二维码
“妈,你看我扫这个二维码,就能看到今天的蔬菜和肉类的检测情况。”上午9点整,华北商厦新华路店准时开门,一位女士和自己的母亲在我跟前停住了脚步,女士掏出手机扫描贴在我身上的一个二维码,输入当天的日期后,检测结果便呈现在她的手机屏幕上。
这个二维码是两年前贴到我身上的。听超市的工作人员说,为了这个二维码,他们还专门求助于商场的信息中心,请电脑高手帮忙制作的。
有了这个二维码,每天发生在我身边的检测记录、检测结果不但记录在检测中的本子上,同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二维码可是能永久追溯的。不光是当天的,以前的检测结果,只要输入日期就都可以查询。
庞永梅和邓桂娟每天上传的检测结果图片,就是上传到这个二维码的相关数据库中。
当看到一个个消费者举起手机来扫码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正在有效发挥着“防火墙”“过滤网”的作用,让市民的“菜篮子”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