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宁远 李越 记者 苏少静)“到达位置,保持悬停,摘钩成功!”昨天上午8时40分,一架红色直升机从沧州渤海新区缓缓升空。机身吊挂的30米长的绝缘绳索,将作业人员和物资精准平稳地投放至500千伏东骅I线导线上,准备实施导线间隔棒安装作业。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利用直升机开展输电线路停电检修规模化作业,填补了直升机水上开展输电线路检修作业的技术空白。
本次作业,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与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对500千伏东骅I、II线开展基于人机协同的规模化防舞动改造,其间利用直升机加装48支相间间隔棒,更换252支导线间隔棒,飞行时间共37小时,出动41架次、175吊次。
由于沿海地区风力较大,容易发生线路舞动,而大幅度舞动会导致线路跳闸、断线倒塔事故,严重影响电网安全。500千伏东骅I、II线濒临渤海,对保障京津冀地区企业和百姓可靠用电具有重要意义。
东骅双线部分线路区段处于黄骅浅水水域,没有道路可通达,水深在0.3米至1.5米左右,传统作业方式只能采用小型皮划艇运送作业人员和物资,而相间间隔棒普遍长度在10米以上,运输困难、施工时间长,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针对这类特殊地形作业,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设备部的精心组织下,探索应用新技术,采取人机协同、直升机精准吊运相间间隔棒的形式,有效解决了运输难题。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机组人员克服海上作业参照物不明显、风向多变、风速较大、临近带电设备等诸多困难,实现了同塔双回线路单侧停电物资亚米级的精准吊运,成功完成了此次作业。
本次作业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直升机线路检修作业具备了全地形作业能力,精准吊运作业水平、连续作业规模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