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伴着蒙蒙细雨悄然而至。4月2日下午,我们解放路小学部分晚报小记者来到运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体验了传拓这一技艺,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活动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清明节的习俗和来历。听完讲解,我们都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我们最期待的“宣纸拓印”环节终于到了。老师将我们进行了分组,跟我一组的还有两名4年级男生。
老师边示范边仔细讲解拓印的方法,可我兴奋得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就开始七手八脚地做起来。这时,我们组的小伙伴拉住我说:“别着急,先听老师讲完怎么做。”
我则信心满满地对他说:“没事,我以前做过拓印,不就是把宣纸放在这块板子上面,喷上水……还有什么来着?”另一个小伙伴也劝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认真听老师讲”。我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终于开始体验了。老师在我们面前的板子上刷了一层白芨水,我们先把宣纸糙面敷在板子上,然后在毛巾上喷水将宣纸打湿,再放上一层塑料膜,用毛刷刷平,让宣纸和板子贴合在一起。接下来,我们又将卫生纸放在宣纸上,用毛刷捶,以吸去宣纸上的水分。
之后,我跟老师要了一个拓包,开始上墨。没想到宣纸破了,我们没有气馁,重新尝试。最后,我们终于完成了一幅完整的拓印作品。
这次“诗文传拓过清明”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拓印这项非遗技艺,还懂得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一道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戒骄戒躁,虚心向他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