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沧县男子王某酒后驾车拉载妻子和女儿回家。为逃避检查,王某竟与妻子换座位,并坚称是妻子开的车。谁知坐在后排的女儿“大义灭亲”:“爸爸,你不能撒谎!”经检测,这名男子确属酒后驾车。
(据3月27日《沧州晚报》2版)
看完报道,我在心里给这个小女孩一个大大的赞:你“大义灭亲”做得对!
酒后不能开车,这是一条铁律,它写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条文里,更应刻在每位驾驶员的心间。
可总有人心存侥幸,把法律和安全置于脑后。殊不知,酒驾醉驾后果严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饮酒之后,人会出现视觉障碍、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易疲劳等症状。大多数人酒后精神亢奋,控制力减弱,在判断上容易失准,驾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在各类新闻中,我们看过很多这样的案例,酒后驾车,酿成车毁人亡的人间惨剧。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一组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因酒驾醉驾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有1525起,1674人因此死亡。
每一场事故背后,都会导致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破裂,但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依然没有引起一些人的重视。
就像报道中的该名男子王某,明明喝了酒,但还是心存侥幸地开车上路,把一家人的生命安全都当成了儿戏。
而他的妻子,明知丈夫饮酒,不上前劝阻还让他开车,甚至企图配合丈夫逃避法律制裁。反倒是他们的女儿,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戳穿了夫妻俩的谎言。
难道这两个成年人还不如四五岁的小孩子懂事吗?他们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能撒谎,自己撒起谎来却毫无顾忌。
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不仅体现在口头上,更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自己谎话连篇,哪有资格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而这对夫妻的行为,背离了为人父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现在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人身体力行,喝酒后主动叫代驾,或者把车停放在饭店门口打车回家。但极个别人忘乎所以,酒后还要开车,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我劝这些人,当你酒后坐在驾驶室里,多想一想家庭,想一想孩子,一家子人可都在盼你安全回家呢。
“爸爸,你不能撒谎”,孩子一句纯真的话语,让这对夫妻脸红。希望他们俩牢记孩子的话,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