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如果不是法官用心调解,我们之间的亲戚情分就没了。”说到和表弟之间的纠纷,孟村的张某说。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孟村的李某拖欠表姐张某8.4万元不还,被表姐张某起诉。
法院判决张某胜诉后,李某仍不还钱。张某只好向孟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孟村法院的法官摆下“包子宴”,化解了这对表姐弟之间的纠纷。
因借款反目
表姐起诉表弟
孟村的李某经营着一个门市,为建筑工地提供法兰、管件。
平时,他的表姐张某常给他推荐供货客户。由于做生意需要资金,李某曾向张某多次借钱。
李某没有及时还清借款,给两人之间留下了纠纷隐患。
后来,李某和张某因借款账目不清发生了纠纷,甚至反目成仇。
去年4月,张某一纸诉状将李某起诉到孟村法院,要求李某归还8.4万元借款。
孟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李某偿还张某8.4万元。
判决生效后,李某并没有还钱,于是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调解
双方互不相让
孟村法院执行法官吴玉超接手案件后,及时向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申报财产令,李某在限期内既未履行判决义务,也未申报财产。随后,吴玉超对双方进行调解。
吴玉超将李某和张某叫到一起,面对面展开第一轮调解。
李某声称,张某给自己介绍客户,但客户提供的货存在质量问题,他还打算将张某起诉,向她索赔。因此,他绝不可能还给张某钱。
在调解现场,双方态度都很坚决,一言不合,大吵起来。当天的调解不得不在争吵中停止。
为慎重起见,吴玉超借阅了审判卷宗,发现李某在庭审时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张某介绍的客户所提供的货物有问题。
为了化解这对表姐弟之间的纠纷,吴玉超多次做李某的思想工作,但李某态度一直很强硬。他声称自己没有能力还钱。
见李某的对立情绪较严重,吴玉超又给李某的妻子做思想工作,希望她能劝导李某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没想到,李某妻子的态度与李某如出一辙。
吴玉超随后找到张某,从她与李某的亲戚关系着手,展开调解,缓解两人对立的情绪。
紧接着,吴玉超展开了第二轮调解。他找到令两人产生分歧的账目,让双方仔细回忆资金往来的细节,同时调动双方家人,共同参与调解。就这样,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下来。
法官“宴请”两人
化解姐弟纠纷
由于张某与李某账目往来比较多,吴玉超在第二轮调解中并没有找到两人产生分歧的根源。
吴玉超并没有因此放弃,再次将李某和张某叫到一起进行调解。他先做李某的思想工作,解释执行会给李某带来相关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时间已近中午,吴玉超自掏腰包给张某和李某买来了包子。他决定抓住共进午餐的时机,趁热打铁,化解两人之间的纠纷。
一顿“包子宴”,张某和李某都被法官的耐心与诚意感动了。午饭后,张某主动承诺少要2万元,李某还给她6.4万元借款即可。李某也表示愿意还钱。
经过筹措,李某当天仅凑了6万元钱。在现场,双方达成协议,剩余4000元钱借款,由李某私下归还张某。
至此,这起纠纷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