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0日
第23版:23

小霸王“豆包”

本报记者 张嘉慧 摄影报道

“豆包”是好友桐桐家的猫。去年底,听说她养了只猫,我跟着也兴奋了好久,想着,她有了猫不就相当于我有了猫吗?然而,非但我没有成功地“蹭”到猫,就连桐桐自己的养猫日常也是一波三折。

“高冷是我的保护色”

按桐桐的话说:“豆包脾气臭,心眼坏,就是长得好。”如果颜值能战胜一切,豆包确实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它完美继承了父母布偶猫和狸花猫的优点,圆眼小脸,花色均匀,毛发蓬松,无辜的小模样极具欺骗性。而事实上呢,豆包高冷得很,一点也不亲人。

它不会像别的猫咪一样主动挨到主人身边,总是独自在沙发上卧着,有时,家里人坐到它身边,它还会跑开。赶上它心情好的时候,家里人凑过去,它才会把脑袋伸过来,那傲娇的模样似乎在说:快给我按摩按摩下巴。一给它按摩下巴,它就发出很享受的“呼噜”声。但你可别“得寸进尺”,若是试探着摸摸它的爪子,它会立刻警惕地将爪子缩回去,再摸,它立即就起身跑开了,用“无情”的背影告诉你:你只能按摩我说的地方,不可以碰别的地方!

桐桐说,豆包刚到家里时更难以接近。那时,桐桐为了让豆包更好地适应新家,专门腾出一间屋子给它住。豆包第一晚就吓得躲到了暖气片的缝隙里,不喝水、不吃饭、不排便,直到第三天才吃了点东西,但仍旧不出门,两周之后才慢慢好转。从不当着主人的面吃饭、排便,到允许主人在自己吃饭时摸摸后背,再到当着他们大摇大摆地排便还不埋,桐桐一家用十足的耐心与爱心,渐渐融化了小豆包冰封的心。

如今,豆包依旧秉持着生人勿近的原则。如果家里有生人来做客,它会钻到床边的缝隙里,把自己藏起来。客人不走,豆包就不出来,用它最喜欢的海绵球逗它,它都不理。高冷的豆包其实有着很强的戒备心。宠物医生说,这可能和它童年的经历有关,环境的转换让它误以为自己被遗弃,很担心陌生人会伤害自己或者再将自己带走。

“机智才是我本色”

“豆包可聪明了!”桐桐说,豆包听得懂人话。它没来多久就知道自己叫“豆包”了,家里人一叫“豆包”,它就扭过头来,心情好时还会叫一声回应。豆包很喜欢吃罐头和肉,一说“豆包,吃罐头啦”,它就摆着大尾巴飞快地跑过来。但往往桐桐只是这样引它过来,并不是真的要给它罐头吃。几次之后,这小计谋就被豆包识破了,无论再怎么喊“吃罐头啦”,豆包都不理,直到桐桐真的拿起罐头和勺子,它才会发出撒娇一般的叫声凑过去。

豆包不仅听得懂人话,而且会模仿人说话的声音。它知道大家一说“吃肉肉”,它就能吃到肉了,后来竟会自己发出类似“吃肉肉”的声音;它看到别人一叫“桐桐”,桐桐就会从卧室出来,桐桐赖床不陪它的时候,它就在卧室门口发出类似“桐桐”的声音,喊她起来。

心思敏感的豆包还能读懂每个人对它的态度。桐桐爸爸对豆包相对没有那么宠溺,每次爸爸一走进来,它绕过爸爸就跑开了。只有在爸爸给它肉肉吃的时候,它才会凑近他。桐桐妈妈是最宠它的,所以它对妈妈最放肆。桐桐妈妈有时睡醒后,手上会莫名其妙出现一些挠痕,经过观察发现,竟是豆包干的。豆包看到桐桐妈妈的手在被子里动,以为是在逗自己,就去挠着玩。对此,桐桐妈妈只是无奈地说:“怪我,我之前不该在被子里拿手逗它。”

“窝里横,能奈我何?”

豆包在外和在家时有两幅面孔。桐桐说:“它对陌生人从来不呲牙,因为它不知道你会不会伤害它。它只会对着家人伸爪子,典型的窝里横。”

有一次,豆包吐胃液,被带去了宠物医院。在医院,医生给它喂药很容易,按着它,它不挣扎、不叫唤、不呲牙,乖乖地缩着爪子。桐桐妈妈抱着它时,感受到它的小心脏“咚咚咚”地跳得特别强烈,身子甚至在发抖,怕得很。在家里喂药时,桐桐和妈妈学着医生的样子,一个按着它,一个拿针管喂药。但与在医院完全不同的是,豆包拼命挣扎,猫毛到处飘散。桐桐把全身力气压上去都按不住它,小豆包扭头就是一口。两人费了半天工夫,逮准豆包张嘴的一瞬间,才把针管里的药推进去。同样,在宠物店剪指甲时,豆包特别老实。店里的小姐姐告诉桐桐,在家给它剪指甲时,如果它往后退,或者要挠人咬人,要明确告诉它“no”,它就乖了。但真到了家里呢,任你喊破喉咙,豆包就是置之不理。

豆包还很喜欢动用武力。有一次,豆包绕着桐桐转,桐桐蹲下时没注意,腿夹住了它的尾巴。被拽住尾巴的豆包顿时急了,挥起爪子,打了桐桐两拳。偶尔,豆包睡醒,围着桐桐求按摩,桐桐故意不理它,它就会打桐桐的脚,很有脾气。

“豆包胆小又霸道,还满肚子小心思。”虽然这样说,豆包却是桐桐眼中十足的小可爱。

2021-03-30 本报记者 张嘉慧 摄影报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8374.html 1 小霸王“豆包” /enpproperty-->